【本報宜蘭訊】「就是因為路見不平,所以才要『補路』相助。」宜蘭縣鴻毅義工隊靠會員自掏腰包,買瀝青填補坑洞,錢不夠用,又做資源回收,賺了錢再買瀝青。十年來,用掉六千多包瀝青,填補四千多個坑洞,義行感人,獲選全國推動環保有功團體及義工。
環保署最近公布全國推動環保有功團體及人員,鴻毅義工隊榮獲團體獎,創隊隊長嚴靖淼榮獲個人獎行,實屬不易。
鴻毅義工隊的主要工作就是「補路」。十年前,蘇澳鎮民謝清山目睹機車騎士騎過坑洞的馬路,被摔得鼻青臉腫,很不忍心,決定自掏腰包買瀝青補路。他號召朋友一起加入,但大家覺得這是吃力又危險的工作,有人笑他「倒不如拿錢去買米助人,更實際」。
當時只有嚴靖淼支持謝清山的作法,兩人約定每月各出一千元,開著自家轎車載運瀝青,看到那裡有洞就去補,洞補好了,再以轎車來回碾壓,把瀝青碾平,作法十分克難。
兩個快樂傻子的義行,感動了同鄉五名志同道合的朋友投入,陣容擴大後,補路地點除了蘇澳鎮,也擴及外鄉鎮市道路,造福無數;七個朋友越做越有口碑,民國八十六年,成立宜蘭縣鴻毅志願服務協會召募會員,會員自掏腰包出錢買瀝青。
義工平日要上班,只能犧牲假日補路,因為道路車輛往來頻繁,他們練就分工合作的默契,兩人分站前後指揮交通,其他人清掃坑洞、舖上瀝青、再壓平,不到五分鐘就填好一個洞。
走過艱困的時候,義工隊慢慢上了軌道。鴻毅志願服務協會目前已有二百多名會員,協會所轄的義工隊有六十幾名隊員,包括父子檔、夫妻檔、婆媳檔,還設了二十四小時「補路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