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關鍵字 男孩女孩 原來是這樣長大的

文/吳健豪 |2016.11.17
1528觀看次
字級

文/吳健豪

有一段時間很流行爸爸育兒節目,我特別喜歡看。原因是,這些節目會安排一段時間讓父親單獨照顧小孩,有別於平常多由母親照顧的情境。從這父職實境秀可以看見,父親因為跟孩子的相處,多了許多情感的連結,他們不是沒有能力,通常是沒機會(或沒被要求),於是對孩子不了解,更遑論照顧。

但諷刺的是,在反轉親職實踐的同時,參加的明星很明顯地反映出性別的刻板印象。像某集我聽到至少四五遍:「男人就要……」、「男人應該……」而且是對一個只有四五歲男孩說,其他女孩也在一旁。這些話不分男女,從大人的口中說出,也讓男孩跟女孩心理上的差異由此開始。

舉例一,男孩一向只跟爸爸出外景,這集一見到媽媽來,變得特別愛哭。晚上爸爸跟兒子獨處時,就特別教訓兒子:「男人要堅強,不可以用哭的。」

舉例二,有個男孩和女孩特別要好,捨不得分開,女孩的媽媽為了讓男孩回家,就說「男人要獨立」(要他自己把東西扛回家)、「最欣賞有肩膀的男人」(看著他獨自回去的背影跟女孩說)。當媽媽這樣說時,女兒同時也學到,我們女人「不用」獨立——那是要依靠男人嗎?

事實上,她大可以說:「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家,我知道你很喜歡我們家女兒,但現在是你獨自回家的時候囉,這樣以後再來找她時,更能體會在一起時的開心。」或是:「真棒,你可以練習暫時分開,又有能力自己把東西扛回家。」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不一定非要冠上男人該怎樣、女人該怎樣。

為什麼我這麼在意教養中的「性別」議題呢?這與我工作中看到許多性別的苦有關。記得多年前我在專科兼課,那時護理科剛開始收男生,他們在班上是極少數,總顯得尷尬不自在,大多也不太認真。有個男孩平常也很混,不太發言,但某回下課後,他跑來問我:「老師你說過,男生也可以哭,對嗎?」我不過才點頭說對,他當場就顧不得來來往往的人潮,趴在我肩上哭了起來,原來是失戀了,而且還是初戀。一個大男孩,竟然需要獲得「允許」,才能讓自己的感情流洩出來。

誰不渴望有肩膀可以依靠,但男人如果總是做女人的肩膀,卻沒有被支持的感覺,就算沒累到崩潰、逃走,也會累出肩頸痠痛、身心出毛病。女性在哀怨男人不可靠的同時,或許沒想過,我們一向教導女人要「輔佐」男人,要注重關係和諧,有時甚至把命運交在對方手裡;讓男人變得不可靠的,其實是女人不相信自己可以依靠。

當然,不同社經階層的女性條件確實不同,有些勞動階層的女性,鑲在層層家庭與社經階層網絡裡,要叫她們「獨立」、「自主」,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確實會比較艱辛。但社會過度強調男人必須「有力量」、「有成就」,有些在外得不到力量、找不到成就的男人,卻會轉而對家庭內的其他弱者(通常是婦女、老人與小孩)施暴,透過控制比較弱的人,來平衡「自己不夠強」的挫敗感。

事實上,依靠與獨立並不是二選一,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獨立,也想要和需要依靠別人(生病的時候,最明顯了)。下次教小孩時,不妨留意一下,自己是否也在無意間流露和複製出這種性別刻板印象。

(本文由任林教育基金會提供,網址http://www.jenlinst.org.tw)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