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EATS昨上路,公路總局查獲六件違規。圖/曾吉松
【本報台北訊】Uber昨正式在台推出「UberEATS」機車和自行車送餐服務,首波合作餐廳包含新都里懷石料理、鼎王麻辣鍋等超過百家台北知名餐廳,標榜初期不額外加收送餐費用、也不設最低訂餐金額,可於三十五分鐘內送達,且「一杯奶茶就能送」,不過UberEATS上路卻未被納管,不僅送貨員無保險,送餐途中衛生安全、餐點延誤或毀損責任也難以釐清,成為UberEATS在台三大隱憂。
昨被問到如何確保送餐途中安全衛生時,UberEATS表示,客服會全程GPS定位監控餐點路程,若延遲,客服會主動通知消費者食材延誤,並補償一百到三百元折抵券,運送員太頻繁延誤將不再合作;對於若在途中遭惡意添加該如何釐清責任?UberEATS表示「這是警察的責任」,若餐點因延誤而壞掉,則會透過客服替店家、消費者解決並補償。
不過,交通部認定UberEATS違法,Uber在台叫車載客未登記「汽車運輸業」,送餐也未申請「汽車貨運業」,招募民眾用自用機車送貨或送餐並收取報酬,可開罰五萬至十五萬元,公路總局昨已取締六件違規、每件開罰五萬元,交通部昨強調「取締絕不寬貸」,公路總局也將行文給Apple及Google將Uber應用軟體下架,立院最快月底也將審查公路法修正案,將罰鍰提高到十萬至兩千五百萬,並設消費者檢舉獎金。
UberEATS已在全球五十二個國家上線,台北是亞太地區第四個啟動UberEATS的城市。UberEATS亞太區總經理西蒙羅斯昨強調,UberEATS是連結餐廳與消費者的「資訊平台」,並非運輸業。
對於送餐途中如何確保品質與衛生安全?西蒙羅斯表示,送餐過程則會GPS監控運送路程及時間,民眾可對送餐品質評分,食材有任何問題將由西蒙羅斯與餐廳合作調查。鼎王表示會確保食材「出餐廳前是安全的」,且Uber在台營運四年褒多於貶,應可以信任。
雖然交通部要求UberEATS加入汽車運輸業,但公路總局也坦承目前只有汽車、貨車等車型才能申請,機車無法申請汽車運輸業,未來是否要針對新興型態機車運輸修法仍要再研議。
學者建議立法
化解雙方對立
對於Uber進軍台灣四年不斷壯大,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任助理教授胡博硯認為,交通部四年來不斷以「加強取締」對抗Uber,至今不僅沒有消滅它還逐漸壯大,也間接放任缺乏國家端法律保護的消費者不斷增加、處於不利的環境內。他認為,交通部與Uber為其究竟是汽車運輸業或資訊平台僵持四年,但更應該在乎的是產業發揮何種功能,設法納入法規。
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教授李克聰表示,交通部若認同共享經濟是未來的趨勢,一定要重新立法,媒合資訊服務業並引進納管、納稅、客運納保險,才有機會化解雙方對立局面,交通部若持續指採取締、提高罰金來「逼走」Uber,將來一定是Uber、消費者與政府「三輸」,民眾無法公開透明享受服務、交通部也失去可促進改善交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