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珍(中)透過造橋鄉公所幫忙尋親,右圖為他憑印象畫出的故鄉地圖。圖/翁浩然
盧文珍(中)透過造橋鄉公所幫忙尋親,右圖為他憑印象畫出的故鄉地圖。圖/翁浩然
【本報苗栗訊】七十五歲福建省廈門市民盧文珍出生在台灣,六十九年前被父親賣給行船商人後到福建省居住,但一直很想念家鄉人事物,還畫出故鄉地圖、過濾出家鄉可能在苗栗縣造橋、後龍地區,日前由媳婦龔秋雪、孫女及妻子陪同來台尋根,昨天造橋鄉公所也提供協助,期盼他能順利找到親人。
盧文珍說,記憶中,他的原姓名閩南語發音近似「吳合宜」,老家在山坡上,附近有鐵路、小山,離海邊也不遠,家中除父母還有三兄一妹,大哥阿方、二哥阿梁、三哥阿格、小妹阿琴,他則排行老四;父親姓名發音近似吳忠,為寺廟乩童,母親過世前常帶他去外公家,橫度山谷還得搭乘手拉式的「竹藤纜車」。
因為家境貧困,盧文珍常與哥哥到山上採集蝸牛食用,也會沿著鐵軌走到海邊嬉戲,在海邊若被軍事哨所的軍人發現還會遭斥責與驅離;後來母親過世,父親疑因欠債,才把他賣給行船商人,之後又被轉賣到福建泉州,才改名盧文珍。
龔秋雪說,盧文珍離鄉背井,吃苦耐勞靠著打零工、做粗活存錢成家育有兩子,但始終懷念在台灣的日子,許下要回台尋根的願望,幾年前還憑印象畫出故鄉地圖,近日以自由行方式來台灣尋根,並靠記憶推測出家鄉接近新竹縣並位於南邊,可能在談文、龍港火車站附近。
盧文珍表示,前天到龍港火車站附近嘗試回憶,無奈滄海桑田,地景風貌與記憶有出入,但仍不想放棄,期盼把訊息散播出去,讓親人來相認,「只要能找到老家、哥哥、妹妹,我就心滿意足了!」
造橋鄉公所黃純德指出,戶政事務所協助查詢,但未能找到符合的資料,已透過公所人脈通知造橋、後龍地區的地方社團與派出所,期盼能協助盧文珍找到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