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座 侯文詠:自我對話 找到人生價值

陳玲芳 |2016.11.10
165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大樹報導】「找到自己的價值觀,並且忠於它們。」說起來只是短短的一句話,侯文詠卻花了三十七年的時間去尋找,最後才鼓起勇氣取得父母諒解,捨下醫療,選擇文學。

正在佛陀紀念館熱烈展開的國際書展,昨日第三場「名家講座」,邀請知名醫生作家侯文詠,以「與自己的生命對話」為題,分享如何「給予、抉擇」的生命智慧;精采動人的故事、幽默風趣的言談,惹得台下笑聲不斷。侯文詠的醫界好友、高雄長庚醫院院長李炫昇昨也抽空前來聆聽,全場座無虛席。

侯文詠的演講,從熱愛的「旅行」說起。他說,轉任專職作家後,曾接受旅行社招待前往帛琉,展開四天三夜的行程,他形容當時完全不知帛琉為「水上活動」的天堂,仍以參加醫學會議的正式西裝出發;到了當地,即使選擇自以為安全的「香蕉船」,還是被同船者捉弄,因而翻船、落水。

一起初懷恨在心,直到事後「轉念」。侯文詠改穿泳褲、懷抱「落水又怎樣」的心情,再搭一次香蕉船。不料,竟然感受到與先前落水時的驚惶失措完全不同,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暢快感」,進而愛上浮潛、學習潛水。

「關於愛情、心情、前途、錢途,關於人生中的每一天,我們似乎永遠都有想不完、問不完的問題。但我們跟自己熟嗎?我們曾經跟自己生命真正的想望對話嗎?」

三十歲時,侯文詠在醫院負責「癌末病人的疼痛照顧」工作,五年內送走了近五百位病人。那些病人往生前告訴他的故事,讓他豁然開朗:「我本來害怕的事,其實沒什麼好怕的;而他們生命最後、最想追求的那些事,我還很有機會去追求。」

侯文詠以「福報甚大」,來形容自己的學佛歷程。

三十多歲時,他就有因緣到西藏見過大寶法王,也到尼泊爾見過很多仁波切。這十多年來,他不隸屬任何事業單位,卻自己走出一條清晰明朗的事業路。

「我不是事先知道要怎麼走,只是不斷在和生命裡面某種深層的意識溝通,問自己『這樣舒不舒服?』就像回到佛教所說的,每個人都有自性的光明,回到光明的自性,就會感到舒服快樂。」侯文詠如是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