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言
五歲那年,初為人母的嬸嬸產下寶具女兒,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南下祝賀,幫她做月子。
叔叔任職公家單位,宿舍比鄰而居,鄰居來往熱絡,人生地不熟的我不怕陌生,跟著串門子,大人聊天,談花邊,說八掛,我愛插嘴,鄰居阿姨揶揄說:「這個孩子長大可以當記者」。
讀初中時候,當時訂報人家不多,隔壁的孫伯伯當國大代表,公家訂一份《中央日報》讓他增廣見聞了解時事。我每天下午放學就跑到孫家向孫媽媽借報紙 ,蹲在廁所看報紙,等孫伯伯一再催促才拿去還,被認為「小麻煩」。
高中畢業,兩個死黨都考上了東吳大學法律系,我名落孫山,好不懊惱,只好考三專,因禍得福,考上世新,向嚮往的新聞工作邁進。
世新畢業,正好報社到學校徵才,經學校推荐,順利進人報社工作,由南部到北部,由外勤到內勤,一待半世紀,當年出生的堂妹已當了祖母,我五十年如一日,不忘初衷,依舊堅守新聞崗位。
「與其等死不如做死」——是我的銘言。新聞工作「無名無利」,跑新聞「水深火熱」,但能為弱勢發聲,能打抱不平,能維護正義,能興利除弊,能給社會正能量,很有成就感,我樂此不疲,要持續下去。
星雲大師一生弘法度眾,他說,下輩子還要當和尚。我發願下輩子還要當記者,自我期許,自我惕勵,這輩子先把新聞工作做好。
沒想到五歲看一生,在報社工作五十年,一生沒有虛度, 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