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警察日前刁難一名魚販,導致對方死於非命;大批民眾周日遊行示威,譴責警察濫權。圖/法新社
數千摩洛哥人十月三十日在全國各地遊行示威,抗議警方濫權致人於死,有示威者形容這是當地自二○一一年阿拉伯之春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摩洛哥北部胡塞馬市的警察,十月二十八日沒收一名漁販違法捕撈的劍魚,再將魚獲丟入垃圾車,漁販為了搶救魚獲而跳入垃圾車,慘遭絞死。消息傳開後,數千摩洛哥人十月三十日在全國各地遊行示威,抗議警方濫權致人於死,有示威者形容這是當地自二○一一年阿拉伯之春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有報導指此次示威的發起人,是當年阿拉伯之春示威的黑手。
事源上周五在北部城鎮胡塞馬市,漁販費克里在港口購入一批劍魚,但當地正值禁止售賣劍魚的季節,警方把他的魚獲充公,並放入垃圾車內。費克里疑不甘損失慘重,跳進垃圾車後遭絞死。
漁販費克里死於非命的事件在摩洛哥社群媒體惹眾怒,網友並號召民眾在全國的部分城市示威,抗議警察施暴致人於死。
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呼籲有關方面徹查。摩洛哥國安會發表聲明,否認轄下的警察須為費克里之死負責。有關當局未立即說明案情。
逾一千人周日在首都拉巴特的國會大廈前示威,參加示威的左派運動聯盟領導人雷夫納察說:「民眾已非常憤怒,再也無法保持沉默。」他又說,近年來,部分學生、工人與社運人士因為警察施暴而喪生。參加示威的科技計畫經理席拉里表示:「當初在胡塞馬發生的不幸事件不應該重演。我們的父祖輩對警察如此殺人的事件習以為常。我們不應該因循。我們再也無法容忍這種對待。」
摩洛哥內政部周日表示,穆罕默德六世要求內政部長親自探視費克里的家人。摩洛哥總理班吉拉尼十月三十日發表聲明,對費克里的家人表達慰問,也呼籲所屬政黨黨員與支持者不要參加遊行。類似示威在摩洛哥很罕見。
摩洛哥人權協會譴責「令人髮指」的警察施暴行為,同時提到二○一一年的「二月二十日尊嚴運動」期間,五名青少年在胡塞馬同樣死於非命的事件。
部分人士將本案與突尼西亞菜販布瓦吉吉二○一○年遭到警方刁難,憤而自焚死亡,迅即引發阿拉伯之春運動的事件相提並論。布瓦吉吉死後成為阿拉伯人民對失業、警方濫權、貪腐與威權政府普遍不滿的象徵。
阿拉伯之春小檔案
「阿拉伯之春」,係指自2010年12月突尼西亞一些城鎮爆發動亂以來,阿拉伯世界一些國家民眾紛紛走上街頭,要求推翻本國的專制政體的行動,西方媒體稱之為「和平抵抗運動」,並樂觀地把「一個新中東即將誕生」預見為這個運動的前景,認為這個「阿拉伯之春」屬於熟悉網路、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區一樣享有基本民主權利的年輕一代。
這場運動以北非國家突尼西亞的班阿里政權被民眾抗議推翻為肇始,隨後波及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巴林等國,阿爾及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阿曼、摩洛哥、科威特等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發
生了一些抗議示威活動,但大都因政府的讓步或示威規模不大而逐漸平息。
截至2012年6月,此阿拉伯革命已經成功推翻了4個國家政權。2011年1月14日晚,突尼西亞革命的局勢惡化導致突尼西亞前總統班阿里流亡沙烏地阿拉伯。18天後的埃及示威浪潮,導致穆巴拉克在2011年2月11日宣布正式下台,權力移交軍方,結束長達30年的統治。利比亞反對派成立全國過渡委員會,成功推翻格達費政權,格達費本人於2011年10月20日在蘇爾特被殺。2012年2月27日,葉門政治協議正式生效,總統薩利赫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