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 培養柔軟心成為他人等待的天使

施佩君 |2016.10.30
2749觀看次
字級
親子共讀 培養柔軟心成為他人等待的天使圖/巴巴文化提供
《亞斯的國王新衣》 圖/巴巴文化提供
《啄木鳥女孩》 圖/巴巴文化提供

文/施佩君 圖/巴巴文化提供

不要在小孩身上黏貼「特殊需求」的貼紙,不要對他另眼相待,因為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也都有他性格的特殊之處,每個人的需要不同,沒有誰比較特別。

——兒童文學作家 劉清彥

兒童罕見疾病的生命故事,在繪本中並不是一個討喜的主題,也不容易處理,它只能有一種「政治正確」的觀點,又不能流於形式化的「政令宣導」,或是煽情,它必須表達一種生命態度,對於不同生命個體的態度,同情憐憫次之,理解、包容、接納才是最高理想。這很難,真的很難,也因此,我對巴巴文化推出「等待天使」系列繪本,充滿敬意。

三本繪本三種畫風

這個書系目前有三本,二○一二年出版的《弟弟的世界》以自閉症為主題、二○一五年四月出版的《啄木鳥女孩》取材自腦性麻痺女孩黃羿蓓的真實故事,以及同年十一月出版的《亞斯的國王新衣》主角是亞斯伯格特質的孩子。

三本繪本的文字作者都是劉清彥與姜義村。劉清彥是資深兒童文學作家,翻譯過三百多本書,個人創作也有近五十本,他的文字簡淡清朗,流暢動人;在這系列的繪本中,處處流露他對於罕病兒的關懷和尊重。姜義村則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與特殊教育學系專任教授,以身心障礙者與特殊需求族群為研究、教學與服務對象,近年來開始跨界學習童書創作。兩人的合作,讓三本繪本的文字兼具知性與感性,冷靜而深情。

而不同風格的圖畫則讓三本書形成三種個性:陳盈帆用寫實畫風、跳動的線條,讓我們真實面對自閉症弟弟的情緒與壓力;海蒂朵兒的超現實風勾勒美好而溫柔的氛圍,引領我們走進啄木鳥女孩的繪畫夢想裡;九子充滿童趣、誇大花俏的繪畫風格,則讓我們看到亞斯伯格特質的孩子有不一樣的可愛。三位繪者都在圖畫中藏著一份祝福,如海蒂朵兒在《啄木鳥女孩》中安排「隱藏的兔子」,或是《弟弟的世界》中最後一頁,哥哥與弟弟分別穿著黃色、藍色上衣走在灰色的城市中,與天空藍黃漸層的夕照交相輝映,象徵以手足之情融合歧異,弟弟轉頭望向天空,讓人感覺到「飛出那個困住他的世界」的希望。

二○一五年出版的《亞斯的國王新衣》結合經典童話故事,以童話趣味化解亞斯特質容易引起的緊張與衝突,繪者將亞斯喜歡的甲蟲變成他的小小守護者,總是與他連成一氣,生動的表情在每個頁面出沒,是搶眼的配角。我最喜歡亞斯與美術老師的那一張跨頁圖畫,亞斯畫筆畫出的瓢蟲站在美術老師的指尖上,與老師讚嘆的目光四眼相對,虛與實無接縫結合,也讓亞斯兒的世界與現實世界透過畫筆融合為一,推展出後來的情節。

拉近與罕病兒距離

關於文字與圖畫的構想與內涵,在書末都有作繪者詳細的自白,在此不再贅述。單就個人閱讀心得,我想說的是,繪本因為是面向孩童,會以故事的氣氛、美化的圖畫,舒緩題材本身的沉重感,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嘗試,對於生活周遭有罕病兒,或本身就是罕病兒的讀者來說,或許不夠深入,不夠貼切。但無論如何,這是一個起點,有助於拉近讀者與罕病兒之間的距離,願意接近、不排擠,才有進一步理解的可能。

衷心希望當孩子在閱讀時問:「他為什麼會這樣?」時,父母師長不要只是用「他生病,很可憐」粗略回答,讓孩子認知到生命有不同的姿態,本質卻相同時,生命教育才有開展的可能。誠如作者劉清彥所說:「不要在小孩身上黏貼『特殊需求』的貼紙,不要對他另眼相待,因為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也都有他性格的特殊之處,每個人的需要不同,沒有誰比較特別。」

期待「等待天使」書系繼續出版新的創作,讓我們敞開自己,保持一顆柔軟的心,等待天使,也成為他人等待的天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