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問卷》{340}祭拜祖先 功德回向最好

 |2007.04.13
958觀看次
字級

問:以往的清明節都是跟著婆婆的傳統方式,煮很多菜、燒金紙等,我想改以佛弟子的方式做,請問該如何做呢?遇到端午、中秋、除夕等節慶,或長輩做大壽時,佛教的方式又如何做呢?

福報禪師答:清明節是民間用來掃墓祭祖的日子,擺供菜、燒金紙,無非想讓往生的親人好好吃一頓,並且有錢可以打點在另一個世間的一切,這是陽世子孫的一份心。但仔細想想,往生親人若真能接收到這些物質的東西,一年僅一次的祭奠豈足以滿足所需?

祭拜食物和燒冥錢,按說都是供應給鬼道眾生的,但佛教認為人往生後,即依業力投生六道去了,天、人、鬼、畜牲各奔前程,如果生前不犯五逆十惡,也不是所有親人往生都成鬼。此中,天界自足不需祭以衣食錢財,人界不消說,鬼道眾生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無論以那種方式祭拜,都不是究竟的法門。

站在佛弟子的立場,慎終追遠不是特定那一天的工作,就像父母健在時,不是只有父親節、母親節才想到孝順父母,平常念佛、誦經的功夫不可少,清明節法會時幫祖先設立牌位,藉佛力加持讓不論處於那一道的親人,能夠法雨均霑,早結佛緣,是最好的法門。年節、壽慶亦同。即使祭拜,也是香花素果即可。

關於壽辰,經典常提到供養的功德,因此許多人在生日這天省下鋪張浪費的錢,供養宗教道場,或者公益團體,這是積德的部分;而如有壽筵,若犧牲其他生靈的生命,來慶賀自己的壽辰,這不但不是慶賀,甚至是結惡緣,所以也應以素食為主。

但如果家中長輩親族已經習慣傳統祭拜方式,也不可因堅持大改造而鬧得不愉快,可以今年簡化一些、明年簡化一些,循序漸進的改是比較圓融的做法。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皆歡迎讀者e-mail至mtn15@fgs.org.tw,或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