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縣訊】蔡英文總統指定成立的「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小組」昨在台東舉行首次會議,召集人、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表示,最快半年內提出真相報告,釐清當年蘭嶼貯存場設置的決策過程。
出任調查小組委員的蘭嶼代表並要求,調查同時也應進行貯存場遷移及補償。蘭嶼蘭恩基金會執行長希.瑪拉歐斯說,三十四年前核廢料到蘭嶼,當地人從以為蓋罐頭工廠喜悅,到獲知核廢進駐的恐懼與憤怒,歷經長期抗戰仍不見終點,「希望這(指調查)不是政府核廢遷場拖延戰術」。
林萬億表示,首次會議除頒布委員任聘,也討論調查方向與模式,未來將由三位蘭嶼代表委員及兩位專家學者委員進行歷史蒐集、訪談及回顧,調查內容包括「當時如何決定核廢料放在蘭嶼?」、「蘭嶼人是否有足夠的資訊被告知或參與、判斷?」等,結果將做為未來核廢設置補償及遷場的基礎資料與依據。
調查小組由原民會主委夷將.拔路兒任副召集人,經濟部長次長楊偉甫、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曹旭正、台東縣長黃健庭、蘭嶼鄉長夏曼.迦拉牧出任委員,另聘委員蘭嶼雅美(達悟)族人代表周貴光、謝來光、董恩慈、廖明德、胡龍雄、王榮基等六人,及希.瑪拉歐斯、蘭嶼東清社區發展協會理事張海嶼、東華大學紀駿傑、清華大學張似瑮、清華大學黃居正等五名專家學者代表。
夏曼.迦拉牧表示,蘭嶼鄉公所記載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過程文件,早在一場颱風侵襲後消失不見,可能知道的老鄉長也都過世;他和希.瑪拉歐斯都認為,在追究歷史真相同時,也應對後續遷移、補償等提出具體措施,「希望這不是一個虛假的轉型正義」。
蘭嶼人也提出需求,希望貯存場遷出與最終處置場選址脫鉤,遷場程序要法制化,另設條例辦法,未依時程遷出要依法賠償,並另組核廢遷場委員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