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大樹報導】二○一六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最後一天,大會再度安排兩場「話說佛光山開山五十周年」座談。如來殿場次由新馬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與澳洲中天學校校長陳秋琴共同擔任主持,傳燈樓場次由世界總會歐洲副祕書長滿謙法師、中華總會北區協會協會長李德全主持。邀請趙辜懷箴、王任誼、沈永安、洪慈和等十二位理事、幹部及會員分享他們與佛光山的因緣故事,透過幾位與談人的現身說法,也讓所有與會會員對佛光山又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西來大學董事長趙辜懷箴在一九九五年,想為罹癌的母親拜懺消災,因而與佛光山牽起緣分。趙辜懷箴說,因認同大師的教育理念,她在今年七月接任了西來大學的董事長,也自許能夠不負大師的理念與期望,把佛教傳至全世界,讓西來大學成就為一個在西方世界能夠受到稱讚的地方。
世界總會理事王任誼,是新任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的兄長,他說,一九九五年,家族指派二妹到巴西拓展業務,結果竟送個僧寶給佛光山,也因而開啟了家族與佛光山的因緣。
王任誼在阿根廷的工廠曾遭祝融,事業遭受打擊,心情卻意外平靜。王任誼說,因為學佛,理解到外在物質只能使用、享用它,但不能擁有一輩子,所以家人並未因而起煩惱心,自此又更加肯定佛法無比的效用。
世界總會財務長陳居、理事沈永安與佛光山的因緣,巧合都是托了岳父的福。一九八五年定和尚到吉隆坡辦供佛齋天,沈永安的岳父要他去協助接送,因此與定和尚結了法緣。
陳居自嘲:「人家是四十而不惑,但我是四十開始惑」,因為不知人生何往,所以開始走道場,但一直找不到敬重的法師,直到一九九○年岳父帶他們去佛光山,他在流通處看到大師演講集的第一冊,就明白是他追尋的明師。
來自比利時的Francis說,站在一個歐洲人的角度來看人間佛教,佛法可以解決很多的社會問題,只要我們能夠從信仰出發,「有佛法就有辦法」。就像大師教我們的,「佛陀是人不是神,我們也可以成佛」,跟著佛光山,讓我們生命更顯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