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我聽你的話做了這麼多的檢查,最後還是得到癌症,你當什麼醫師啊!」裝病達人李育欽說,為了醫師未來的行醫之路,有時候不但要罵醫師三字經,必要時還得裸露身軀,負責管理裝病達人的馬偕醫院技能中心組長王明淑說,這群裝病達人真實的名字叫做「標準化病人」。
王明淑說,馬偕醫院目前有一百十九位標準化病人,他們最主要的工作是為了讓醫師更了解病人,學習如何宣判病患罹患絕症,或是如何讓醫師辨別患者生了什麼病,醫學生更是要通過標準化病人的考驗,才能拿到學分,每個標準化病人都經過不同訓練,才能擔任醫師的考官。
裝病年資八年的李育欽笑說「大大小小的病,幾乎都得過」,現在也算是半仙,能簡單知道各種疾病的病徵,李育欽是馬偕標準化病人團隊中,演技好到讓醫師痛哭的假病人。
他說,有位女醫師得到的考題是要宣布他罹患愛滋病,當天他與另外一位扮演他太太的標準化病人一起進入診間,女醫師抿了嘴,貌似鼓起勇氣宣布他罹患愛滋病,飾演太太的假病人當下就在診間咆哮「你不是都很準時下班」、「你都幾歲還偷吃」、「我的人生被你害慘」,邊罵邊痛哭失聲。
李育欽則在旁演內心戲,眼神木訥試圖想解釋話卻哽在喉嚨,女醫師見到這一幕亂了手腳,無助之餘就在診間跟他們一同痛哭失聲,負責評分的考官就會在此時告訴女醫師,宣布愛滋病的當兒,若是患者的家屬同在又是太太,最好想辦法支開太太或是降低病患崩潰的機率。
李育欽說,他們的工作就是讓醫師減少在臨床上與病患衝突的機會,也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裝病也有五年的范雅芬自己是護理師,當初因為好奇什麼是標準化病人而加入這個領域,沒想到一試上癮,她說標準化病人與演員有相當的差異,不能浮誇表情、痛楚必須到位,才能讓醫師做妥當的處理。
范雅芬說,有天為了飾演一個車禍喪夫後獨活且飽受婆婆抨擊的寡婦,必須在社工的安慰下痛哭;當天接了十六位考生的場子,到後來必須要用水嗆鼻子才哭得出來。她說,標準化病人本身就是考題,考題不可以有差異,像這場哭戲就得一模一樣哭十六次,才公平。
王明淑指出,目前標準化病人一開缺馬上就爆滿;時薪加車馬費,吸引相當多退休人士、年輕人拓展另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