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遴選績優鄰里長多年,有里長抗議選拔黑箱,民政局表示,只要多數里長贊成廢除遴選制度就停辦。此制度是由里長提出企畫書向公所報名,公所召開由清潔隊、警分局等單位評分後推薦。
有資深里長表示,實施老人送餐共餐、巡守隊,與扶輪社發起「惜食計畫」,多次報名均落榜,會做事不一定得獎,會寫企畫書「紙上包裝」比較會得獎。
遴選績優鄰里長制度不宜廢除。鄰里長針對各里需求與里民良善互動,實施各項措施,促進鄰里建設,提升住居環境品質,服務功能最貼近市民。
台北市有四百多里,里長無不絞盡腦汁,創新做法服務里民。透過遴選,可提供優良措施及事蹟給其他里長參考,達到集思廣益及良性競爭功效。
爭議點在於遴選公平性,只要修訂規範,明訂績優里長的條件、提報程序、評選組織、評比項目與積分,以公開透明方式,讓市民共見共聞,確保公平公正,制度當然可行。
優秀鄰里長獲表揚,其他鄰里長急起直追,帶動競爭,對於市政建設、個人及里民,有利無弊。
紀湘湘(台北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