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話 蘋果的呢喃
圖/文與圖/卿爸妹
文與圖/卿爸妹
近來,台灣市面上的水果甜度都偏高,價位也不低,特別是名稱有「果」的都貴桑桑,如芒果、火龍果等。惟獨蘋果顯得平易近人。
過去,蘋果可是身價不凡,大概只有有錢人才吃得起,黃春明的作品〈蘋果的滋味〉便描述了窮人因禍得福吃到蘋果的心情。世間事,總是風水輪流轉,水果界亦不能自外於他。
只是,當年黃春明筆下的高貴舶來品現在成了平價的進口水果,而且來源多元,種類繁多,口感也早已超越那讓窮人家咬下第一口後百感交集的美國五爪蘋果。
而今,蘋果變得垂手可得,平凡而無奇,再加上口感不是所有水果中最好的,蘋果在許多世人心中恐怕已有些失寵了吧?
然而,它的營養價值高,樣貌討喜,又因諧音有「平安」的祝福之意,只要等級加高,送禮、拜拜、自用仍多相宜。
蘋果,大概也是古今中外最常入畫的題材。畫者或藉之表達理念,或抒發情懷。眼前兩顆蘋果相依,似在低語;他們顯得恬靜而自在,絲毫不受窗外風雨的侵擾。
人生,難免遇上各種挫折和阻礙,一如窗外風雨,但遭此打擊者內心是否總能如窗內的蘋果,平靜而安適?
都說,平安是福,但多少人能一輩子抱持助己度過人生中的風雨?多半也只是讓這句話流於表面的出入平安,在歷經各種危難時,仍是心惶惶,意茫茫。這時,平安就有如當年的高價蘋果,一度難求。
但願,每個人的一生都能讓「平安」入住自己的內心世界,就像蘋果今日的身價一樣,在遇到險阻時垂手可得,幫助自己平安脫困。
相信,有此心境,就能如畫中蘋果一樣,突破眼前的黑暗迷障,望向遠方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