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非處方用藥約有三千至四千項藥品,外盒包裝和說明書太過專業,有時民眾看得霧煞煞,有看沒有懂。食品藥物管理署第二階段「非處方藥仿單及外盒格式及規範」明年底上路,管理對象為在電視電影刊播廣告的非處方用藥,如胃藥、感冒藥等一千多項家中常備藥品,外盒標示將有重大改變。
食藥署昨日預告將腸胃製劑、綜合感冒製劑和鎮咳祛痰劑等三類非處方藥,明年底前取得核備函,日後出產藥品全換新裝。食藥署簡任技正祁若鳳指出,依規定,外盒最大面積處必須標示有效成分、含量及其他成分(賦形劑)、用途(適應症)、不得使用族群及用法用量、類別、諮詢專線等六大訊息,字體不得小於電腦字體七號,提高閱讀方便。
為了讓老年人、視障者也能了解藥品資訊,新制要求廠商在藥品外包裝上印製QR Code,手機掃瞄就可輕鬆聽到藥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