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松木製木屐,穿起木屐腳底可體驗木紋年輪的觸感。
圖/林佩均
【本報台中訊】傳統木屐只能穿腳上?隱藏在台中市豐原區東豐綠廊自行車道旁的「綠之戀木屐彩繪館」,傳承兩代一甲子,以松木為木屐底台,開發出木屐文創商品,如吊飾、手機座等,不僅新人當成婚禮小物,更獲台中市好禮「金禮獎」,賦予傳統木屐新生命。
豐原昔日是木材運輸重鎮,綠之戀負責人鄭秀珍說,出身木工家族,從木屐製材加工、線鋸、成型、磨砂、拋光到成品都是台灣製造,全盛期更是各觀光區木屐底台的供應商,可惜隨時代變遷,木屐逐漸沒落。她與丈夫陳仁程為保存木屐文化,九年前結合文創轉型,鄭秀珍「落下去」學蝶谷巴特、彩繪圖騰,參加文創輔導課程,將木屐事業「重新歸零再出發」。
文創商品要靠時間累積,鄭秀珍常與顧客討論,觀察顧客身上配件,進而研發出新產品,成功翻轉木屐型態,推出木屐蝶谷巴特DIY、木屐吊飾、存錢筒、手機座與客製化木屐,深受親子喜愛。
鄭秀珍回憶,曾有小朋友拉著父母來店,湊上前興奮告訴她,「我是之前上DIY課的學生,你還記得我嗎?」,讓她相當感動,店家不單是生意,更多的是人情味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