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中秋連假期間許多人熬夜或睡到自然醒,作息不規律,假期結束,沒有精神充沛的感覺,反而覺得更疲憊,注意力不集中,有些人甚至出現失眠與憂鬱傾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提醒,睡眠不足會失去判斷力及注意力;精神科醫師表示,當每周有三天以上睡眠狀況不佳,且出現身心不適或對生活造成影響,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去年調查發現,台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人有睡眠障礙問題。美國研究發現,睡眠不足會失去判斷力及注意力;一篇發表於《神經科學期刊》研究指出,有六成的美國人有睡眠困擾問題。睡眠不足除了與交通意外、職業傷害有關,與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疾病也有關聯。
葉雅馨建議,失眠者可做泡澡、腹式呼吸或靜坐等放鬆練習,回想一些愉快經驗,或透過類似冥想方式,有可幫助入眠,且假日不要延遲起床時間,須維持與平日相同作息。飲食方面,失眠期間,應盡量避免含辛辣刺激、酒精或咖啡因的食物,一般「喝牛奶助眠」,也要視個人入睡時間而定,以免反因攝入含大量水分,半夜需醒來上廁所。
台北長庚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失眠也會導致焦慮、憂鬱情緒,或頭痛、免疫力降低等身心症狀。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每日定時起床能幫助掌控睡眠周期,盡量不要在白天補眠,以免影響晚上主要入睡周期。另外,在白天適時運動約三十至六十分鐘,也有助於增加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