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電影「時時刻刻」、「楚門的世界」配樂大師菲利普‧格拉斯即將率領專屬樂團來台演出,他特別為台灣樂迷規畫兩場不同曲目的精采作品回顧,在聲音之外,賦予聽者蒙太奇的畫面想像,構成他作品直入人心的魅力。
菲利普‧格拉斯一九三七出生於美國巴爾的摩,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六年在芝加哥大學修習數學與哲學,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進入紐約茱麗亞音樂院,放棄在芝加哥所學到的十二音階技巧,轉而追隨美國作曲家柯普蘭與威廉‧舒曼學習作曲,之後又到巴黎師從作曲家布隆格。
在巴黎時,菲利普開始接觸印度音樂的作曲技巧及精神,之後他旅行各地並埋首研究北非、印度與喜馬拉雅山地區的音樂,回到紐約後,格拉斯放棄先前的音樂,開始在自己的作品添加東方音樂的技巧。
他創作的領域觸及交響樂、室內樂、戲劇、歌劇、舞蹈、電影等,一九七六年與羅伯‧威爾森共同創作的劇場音樂「沙灘上的愛因斯坦」被視為二十世紀音樂劇場的里程碑。
他為導演戈弗雷
‧里吉歐的電影「人生三部曲」量身而作的配樂更為影音創作注入縝密的思考格局,菲利普的音樂備受肯定,曾以「時時刻刻」、「楚門的世界」、「達賴的一生」等作品獲得葛萊美獎、金球獎、奧斯卡獎等多項大獎提名及得獎。
今年適逢菲利普.格拉斯七十歲大壽,在兩廳院力邀下,他將率領專屬樂團首度來台,他為台灣觀眾規劃兩場不同曲目的精采作品回顧,包括電影「楚門的世界」、「迷惑世界」配樂及歌劇「法老王」、「達賴的一生」、「機械生活」、「沙灘上的愛因斯坦」選曲等。
菲利普.格拉斯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在聲音之外,賦予聽者蒙太奇的畫面想像,構成他作品直入人心的魅力,想觀賞一場兼具人文及戲劇張力的演出,絕對不要錯過菲利普.格拉斯用音符前衛地寫下澄澈光影的表演。
蒙太奇
現在一般在電影或電視上的「蒙太奇」仍是法文Montage的音譯。是由法文的Montage演變而來,含有組合、組織、結構、構造等意思,本來是建築的專門用 語。
到了一九一五年德國的照相藝術家詹‧哈特費路把照片的斷片剪貼成一幅作品,而把它稱為照片蒙太奇成為映象藝術上第一次使用「蒙太奇」之始。
世界著名的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秋對蒙太奇下了較為具體的解釋,他說:譗蒙太奇就是把導演攝影下來一個一個的鏡頭(Shot或Cut)依照著一定的順序連結,進而將這些具有連續性的鏡頭綜合,使它產生導演本身所意圖的效果,這種創造過程可以比喻成一個工程師把一些零零碎碎的機件組合,配成一件完整的機器一樣。「菲利普‧格拉斯 經典再現」音樂會四月十一日、十二日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相關訊息請洽兩廳院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