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急凍,國內各界多盼盡速有所突破。但陸委會近日函送立法院的「兩岸協議協商進度報告」直言,包含協商中的貨貿協議、已簽署的服貿協議,及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等共六項工作,全待《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後才繼續評估推動。
陸委會坦言,據自家八月份剛出爐民調顯示,有高達近九成民眾支持兩岸持續透過溝通連繫與協商機制處理兩岸事務,承諾蔡政府將「在過去累積基礎上」,致力維護兩岸現有對話溝通機制,持續推動兩岸協議穩健運作,保障兩岸人民最大利益。
據「兩岸協議協商進度報告」表示,目前兩岸已簽署生效的協議共二十一項,另外已簽署未生效的協議有兩項,待協商協議有三項,以及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事務,共六項工作則要等《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後再依規定處理,尚未塵埃落定。
其中,已簽署未生效的協議分別是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完成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以及去年八月二十五日已完成簽署的「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生效要依「公開透明、人民參與、國會監督」原則辦理。
三項待協商協議中,包括自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二日談判至今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二○一一年開啟的「ECFA爭端解決協議」,以及去年八月二十五日兩岸兩會高層會談中開啟的協商的「兩岸環境保護合作協議」。
至於陸委會從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五日授權海基會與陸方商談,與大陸海協會互設辦事機構,經九次針對機構業務、行為規範、保障及便利措失等業務溝通,目前仍無共識。
外界質疑,蔡政府上台後兩岸關係生變,過去已簽署生效的二十一項協議恐怕也陷入停擺。陸委會承諾,將召開跨部會會議,檢視二十一項協議目前執行情形,持續更新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