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任,陸客銳減,觀光業號召兩萬人上凱道抗議,向政府提出訴求「要生存、能溫飽」,國人感受到業者的無奈,但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台灣的觀光產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報載,不少觀光風景區常有「鏢客」當道,賣假藥材謀取暴利;「小蜜蜂」攔客,轉介次級住宿賺取差價;惡劣商家敲遊客竹槓,以越南茶葉混合,假冒阿里山茗茶,特產店賣假寶石、補藥、名產等,特意抬高售價,專削外國旅行團。
標榜高檔的餐廳,任意哄抬菜價,把粉絲當魚翅,平價成高檔。日月潭搭乘遊艇每人台幣三百元,硬拗是人民幣,擺明把陸客當「冤大頭」;整團帶去採購,壞了信譽。
陸客團行程滿檔,司機超時趕路,讓慕名而來的觀光客敗興而歸,對台灣觀光業產生負面印象。
業者希望政府承認九二共識,開放陸客來台旅遊,為觀光業帶來契機,但業者也要有警覺,漸次走向知性精緻之旅,改變台灣旅遊品質不佳的形象,才是長遠的做法。
李台生(桃園市/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