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球近年發生暴雨、洪災、熱浪,北市去年歷經蘇迪勒風災,也造成嚴重災情,極端氣候問題加劇,造成相關災害已不可避免,北市環保局昨天舉辦循環經濟與韌性城市國際論壇,邀請與會各國代表共同宣讀「韌性城市台北宣言」,宣誓邁向永續、韌性、宜居的未來。
論壇兩大主題討論循環經濟以及韌性城市,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特別邀請東京都環境局長遠藤雅彥、首爾市氣候環境本部長劉載龍、日本松山市政府市政顧問藤田仁、德國佛萊堡市環保部門能源處長Iris Basche,共同與會座談。這也是近年來首次東亞三個主要城市台北、東京、首爾的環保首長齊聚一堂,共同討論如何力抗氣候變遷。
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蔡玲儀表示,北市推行許多低碳節能措施,包括將七萬盞路燈更換成LED燈,省下超過七千六百萬的電費,在福德坑設置太陽能發電,打造台北能源之丘,並規畫田園城市、海綿城市,打造具有韌性的宜居城市。
論壇中其他城市也發表面對極端氣候的做法,日本松山市因氣候環境優勢,致力於發展太陽能產業,德國佛萊堡為迎接後碳時代來臨,目前正在規畫建造能自行供給電力、熱能的的綠色城市,新城鎮預計二○二○年開始動工。
針對氣候變遷,全球討論議題已從溫室氣體減量角度,轉換到調適、韌性,強調城市面對氣候災害衝擊後的容忍力及回復力,副市長林欽榮表示,北市已研擬八大策略,包括推動綠色運輸、都市更新、生態社區、智慧城市、綠色能源、地方發展、垂直農業以及公眾參與,建構高韌性的台北市。
劉銘龍表示,論壇除了邀請各城市貴賓共同宣誓韌性城市台北宣言,未來也將促進東亞各城市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