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魯賓遜 颱風來襲心不驚

 |2016.09.13
1136觀看次
字級
莫蘭蒂颱風昨天下午增強為強烈颱風,且暴風半徑也擴大,但在花蓮壽豐鄉白鮑溪畔生活的楊三多(圖/中央社)說:「不怕,颱風來了躲在涵洞避風雨。」他以藍天為帳、大地為床生活了數十年,甘之如飴。

【本報花蓮訊】莫蘭蒂颱風昨天下午增強為強烈颱風,且暴風半徑也擴大,但在花蓮壽豐鄉白鮑溪畔生活的楊三多(圖/中央社)說:「不怕,颱風來了躲在涵洞避風雨。」他以藍天為帳、大地為床生活了數十年,甘之如飴。

村長張清飛擔心楊老先生,經常前往探視,並贈送物資,也力勸他接受安置、住進榮民之家。但楊三多都婉拒,他說,早已習慣自由自在、獨自一人生活,只求簡單溫飽即可。

今年八十四歲的楊三多,蓄著白鬍子,長髮在頭頂盤了個髻,不修邊幅模樣住在深山裡、白鮑溪上游,過著沒水、沒電的「極簡」生活,如同現代版《魯賓遜漂流記》。

楊三多住的是塑膠布和帆布搭成的帳篷,晚上用蠟燭或手電筒照明,天冷裹著毯子度過,以前有生火煮東西吃,但鍋碗瓢盆都被偷走後,現在每月會到山下採購乾糧和牛奶。

張清飛說,楊三多唯一的財產是一輛電動腳踏車,以前偶爾看他騎下山到壽豐村採辦物資,現在電動腳踏車大概沒電了,老先生只好走路。

楊三多說,老家在大陸雲南省,跟著國民政府來台,大約民國五十年退伍後和同鄉來到花蓮定居,大家種些農作物維生,不過常受天災影響,無法收成,日子過得辛苦。後來同鄉們有的結婚生子、另覓他處,有的回大陸老家定居,有的凋零離世,最後剩他一人。

住在深山裡,楊三多靠著一部老舊收音機與外界聯繫,從廣播中知道國家社會大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