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七月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從事設計工作的黃英雪南下當義工,得知當地圖書館要將外文童書「不能翻的都丟掉」,心生不捨,拿起簡單工具成為修書人,並號召近五十位熱心素人,手工搶救了上百本童書。
尼伯特風災過後,黃英雪看見新聞報導,有股衝動想要去台東幫忙隨即南下;台東社會處安排她前往圖書館協助災後重建。只見鐵皮屋頂被吹走,圖書館全毀,藏書溼了又乾,書頁黏成一片,館方束手無策,打算將不能翻的書全丟掉。
黃英雪說,她見其中有不少出版超過二十五年的外文絕版童書,「有錢也買不到,能留下一本是一本」,雖沒修書經驗,仍自告奮勇幫忙修修看。
「我不是專業的修書人,只是從生活經驗靈機一動」,黃英雪說,她愛蒐集酒標,浸過水就能完好如初將酒標完整取下,認為修書關鍵可能把書在再弄溼一次,再用小技巧分開黏合的書頁。
現場準備水彩平塗筆和擦手紙,由她傳授小撇步,用筆沾清水,塗抹在書頁粘合處,浸溼後耐心慢慢往前推,讓書頁緩緩分開,再鋪上擦手紙吸水、風乾,原本不能翻閱的童書,又重新可閱讀。書況有好有壞,不小心書頁還會「摩擦破皮」,一群人忙一下午只完成約一百本,平均一本要二個小時,還發現小朋友手更巧,動作更快、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