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國學勵志故事64 奪命的帽子

引自《史記》 |2016.09.02
2311觀看次
字級

孔子重禮,是一個一輩子相信禮並且內化禮的人,卻到七十二歲還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悲傷,失禮地為弟子子路之死痛哭於中庭……

《論語》中提到子路的地方有四十七處,他是孔門弟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子路是個非常勇敢的人,他的打扮跟其他孔門弟子不太一樣,也是個地位特殊的人;他不僅是孔夫子的學生,還是孔夫子的車夫兼保鏢。孔夫子常會被人罵,自從有了子路這個學生後,罵他的人就少了很多。孔夫子對子路也很信任,說:「如果有一天我走投無路了,大概只有一個人會跟著我,那就是子路。」

子路雖然對孔子非常忠誠,但也會批評孔子,「子見南子」就是個非常有名的例子。有一次,孔夫子想拜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想藉此把治國的道理教給國君,但她的名聲不好,孔夫子猶豫後還是決定去見南子,子路知道後,非常生氣地說:「老師,你怎麼能去見這麼一個女人啊?」孔夫子百般無奈地對子路說:「我是為了講治國的道理,才去接近南子的,如果不是的話,老天罰我。」

子路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可愛又有才華的人,可惜最後死在了帽子上。

衛國發生內亂,子路看不過去,要罵這些亂臣賊子,結果有人把子路的帽子給打掉了。子路說:「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我可以死,但是我的帽子不能打掉啊」,所以他把帽帶給繫好,這麼一弄,就被亂臣賊子殺死了。

古人對衣冠整齊十分重視,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衣冠整齊同樣重要。衣服穿得得體,該釦的釦子釦好,該繫的鞋帶繫好,你會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大家也會覺得你是個負責任的人。

這是從小要養成的習慣,當你長大後,這個習慣會給你帶來很多好處。

【原文】

於是子路欲燔台,蕢聵懼,乃下石乞、壺黡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結纓而死。

(引自《史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