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中研院院士錢永健 在美辭世

 |2016.09.02
105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八月三十一日表示,該校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錢永健已於八月二十四日在美國俄勒岡州過世,得年六十四歲。二○○八年,他因為研究「綠色螢光蛋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六年前應邀來台演講時,還說自己因「好色」而研究螢光蛋白。

錢永健的父親因胰臟癌病逝,促使他致力鑽研對付癌細胞的方法,他的堂叔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一九九四年,他與神經生物學家哥哥錢永佑一起被提名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選人,但雙雙失利,兩人兩年後捲土重來,同時獲選第二十一屆院士。

錢永健是綠色螢光蛋白的先驅研究者,他將綠色螢光蛋白應用於研究細胞信號通路,與美國的Martin Chalfie、日本的下村脩共同榮獲二○○八年諾貝爾化學獎,之後積極致力於癌細胞的研究。

在他眼中,螢光蛋白是一種好玩的工具,透過改變螢光水母氨基酸,改變細胞的顏色,進而了解細胞訊息的傳遞,他希望未來能透過觀察螢光顏色的分布,準確找到癌細胞的位置。他曾說,螢光蛋白是高中生物課很好的教具,利用五彩繽紛的顏色可以吸引高中生喜歡科學。

他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後,曾應邀到中央研究院演講,他以棒球比喻學術,勸勉年輕科學家「你要接受打擊率很低的事實,但千萬不要讓得獎光環阻礙腳步。」

台大化學系助教徐丞志二○○九年進入美國聖地牙哥加大,第一次遇到大師欣喜不已,會後跑到門外想跟大師要簽名,沒想到錢永健一臉不解的看著他問:「你會跟每個系上教授要簽名嗎?」然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他用行動告訴我,他只是一般的大學教授,低調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完全看不出來是拿過諾貝爾獎的大師。」

徐丞志說,錢永健之前曾經住院休養,出院後,他以神經生物學家的角度,罵了幫他處理的醫生哪些地方做不好,「這是錢老師一貫做事的態度,自我要求非常高,但對不平的事敢於直言,一絲不苟的態度貫徹到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