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保育類烏頭翁大快朵頤吃柿子。圖/莊哲權提供
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遇見」無框鳥展,透過鏡頭欣賞難得一見的鳥類姿態。圖/李蕙君
【本報台東訊】為拍攝夢想中的熊鷹,「鳥記者」莊哲權連人帶車摔落十公尺深山谷,但這起意外未消滅他拍鳥的熱情;台東縣政府文化處藝文中心今天起展覽三十七幅莊哲權鏡頭下的鳥類生態影像,難得一見的環頸雉振翅、美麗的烏頭翁覓食秀等,是另類教教材,也是珍貴的紀錄展。
定居台東的莊哲權在新聞工作之餘,熱衷拍鳥,十年來總是一個人扛著「大砲」,於台灣山顛水湄尋鳥、訪鳥,拍攝各種鳥類及其作息風姿,至今拍過的鳥類超過三百種。
醉心於「飛羽世界」的靈動與繽紛,莊哲權除體會心靈的感動,對環境變遷也有特別的感觸,「再不重視生態保育,有些美麗的鳥兒,可能後代的子孫再也看不到」;於是,更努力地透過鏡頭紀錄這群翱翔天際的大小生命,每每放置網路,總是引發各界驚嘆與喜悅。
這次文化處長鍾青柏邀展,莊哲權特別要求影像不設框展出,畢竟「美麗的飛羽是屬於天空的,鳥類不應該被關在籠子裡,最好也別框架住」,而主題「遇見」則是他拍鳥的領悟。
鍾青柏表示,莊哲權不多話,鏡頭下的璀燦鳥態卻傳達多樣感受,值得細細品味;這場攝影展是藝文中心兩年來首辦的動物主題生態展,三十七幅作品分為花鳥篇、愛情篇、食物篇,可作為學子戶外教學的教材,一窺鳥類的情慾世界與生活姿態,來趟最有意義的「遇見」。展期至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