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十六日在總統府召集「對外經貿戰略會談」,通過「新南向政策綱領」,其中新南向政策行動準則之一,明列「兩岸善意互動及合作」。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表示,未來不排除在適當時機,與對岸就相關領域的議題展開協商與對話,促使新南向政策與兩岸關係可以相輔相成,共創區域合作的典範。
五二○之後,兩岸關係疏離,互動大減,大陸人民來台明顯減少,相關行業生意驟減,政府相關單位雖了解問題的嚴重性,卻拿不出辦法應變。
我經常到淡水海邊觀海踏浪,常與來台大陸遊客邂逅,以年輕人居多,有的自由行,也有交換學生,無論風雨,常見他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
有人騎YouBike,不顧風雨,在沙灘上又躺又跪,攀談之下,才知他來自對岸,是背包客,他說太喜歡台灣,不顧友人勸阻,冒著風雨到淡水沙崙,親吻土地,捨不得走。
問他喜歡台灣哪一點?他說,好山好水好人情,不論白天夜晚都不浪費,要把台灣看個夠,玩個爽。
對岸同胞這麼喜愛台灣,但兩岸台面上人物卻處處以算計為考量,學者重理論,從政者重現實,政客以意識型態出發,使得政治氛圍愈來愈僵,民間充滿浪漫熱情被稀釋了。
不要說是同胞,既使是鄰居,也應相互尊重,保持友好,現在卻因大陸得不到想要的答卷,處處杯葛,減少交流,想逼台灣就範,而台灣政府因意識型態我行我素,讓兩岸關係愈走愈遠,兩岸民眾徒喚奈何!
俗子(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