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董事長張忠謀強調二十一世紀經濟成長將面臨人口老化、期待提高等九大新挑戰;面對新挑戰,政府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必須做好社會成本與企業成本的重估。
「經濟成長之新挑戰」是張忠謀談經濟議題的第二部曲,第一部曲是二○○○年演講「成長之極限」,在成長極限他提到,每個國家都有成長的極限,問題是極限多高?
他說,二十世紀是市場經濟的勝利,美、西歐、日、東亞小龍、中國大陸、蘇聯、東歐等國家依循美國政府市場經濟的腳步,快速成長,中國大陸一九五○年到一九八○年是共產主義經濟,一九八○年失敗後改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張忠謀指出,台灣的經濟極限是可以提高的,基本上必須推動教育改革、法令規章要改革,硬體基礎建設要改革,軟體建設要從文化藝術建設層面、重整價值觀等方面著手,從二○○二年至今,台灣在調高經濟成長極限有進步但不夠。
他指出,大學教育普遍化政策是可斟酌的事情,大學教育不是普遍化一定好,歐洲國家是管制的,不要所有的人進大學,現在台灣有一百五十多所大學,大學學生畢業找不到事情做,就算找到事情做,也覺得不夠挑戰性,大學教育普遍化使得期待提高,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挑戰之一。
二十一世紀的經濟成長,政府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經濟成長所面臨的新挑戰有九大項,能源包括水與其他自然資源的限制、環境的破壞、大氣層的破壞、如中國、印度等大國加入全球化經濟競爭所帶來的衝擊、人口老化、期待提高、M型社會附加價值的提高、職業多元化有高報酬低風險的傾向、法治與遊戲規則來不及制訂。
張忠謀認為,面對這些新的挑戰,必須做好社會成本的重訂、企業成本的重估,而且政府的角色愈來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