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善爺爺跑腿助學

 |2007.04.07
504觀看次
字級

勸募紅娘來向捐助人鉅細靡遺的彙報學習生活情況,還編輯了《勸學篇》《品學篇》,扶助那些牆上獎狀貼得滿、碗櫃裡油鹽空的特困高材生。
 
【本報訊】十二年來,從湖南省湘潭縣文化館退休後的趙在和,靠著自己微薄的退休金,騎自行車、步行、搭公車,行程八萬多公里,為四百七十一個貧困高材生募得近一百萬元助學善款,幫助他們上了高校。

內調外查險丟老命

七十三歲的趙在和被尊稱為「愛心爺爺」,他在湘潭縣一個山村偶然發現,念五年級的王小紅與身障父母擠在破舊土磚房裡,女孩因繳不起學費而不得不輟學。孩子悽楚的眼神讓趙在和一夜無眠。第二天,趙老放下一年近萬元的鄉村攝影收入,開始募捐助學,扶助那些牆上獎狀貼得滿、碗櫃裡油鹽空的特困高材生。

趙在和常騎車到處跑,跑丟了兩輛自行車、三台手機,在韶山灌區連人帶車翻進溝渠,夜宿山村稍不留神,還掉進糞坑。

趙在和每個月有九百多元退休金,家裡要七百元,租了一間昏暗小房當慈善工作室,剩餘有限,十二年來貼進去近三萬元,在這斗室裡,除了資料,就是一張用板凳從中間支起來、已經斷裂的破舊單人床,辦公桌是一張別人丟棄的小木茶几和用了幾十年的舊風扇。

「我仍然經常下鄉幫別人照相,收入貼補作為募捐助學的車費、便當錢,決不動用善款。」趙在和親手設計的名片,背面印著「錢財如糞土,愛心值千金」。

為了當好慈善月老,趙在和四處拉關係,照著湘潭縣委曾編印的《蓮城之子》按圖索驥,雖然也時常冷臉伴熱臉,但效果不錯,跑去說一些貧困學生的難處,情動時,聲淚俱下,惹得人淚汪汪的,現場組織捐款。

他勸募的的秘訣就是:嘴甜、腿勤、頭硬、心寬、臉厚、眼明、性緩。有一次應約早上八點來找一位老闆,十二點才等到人,老闆懷著感動和歉疚馬上在《教育扶貧聯繫表》上簽字畫押。

彙報學習 回饋捐款

因為這是「一幫一」的民間助學活動,每一筆捐助都登錄到《學費到位清單》上,受助的八名學子分別考上清華大學、中國科大、華中科大和湖南師大,每筆善款,都有學生、教師親筆簽收。這些明白帳分為「待辦」和「急辦」,待辦又細分為「馬上待辦」、「調查待辦」兩種。

與人玫瑰 手留餘香

截至去年底,趙在和用勸募來的善款扶助的貧困學生達到四百七十一個,金額九十七萬人民幣,轉送的救濟棉被、學習用品、雨具及衣服有六千多件,還為每位受助學子安排「作業」:寫信、打電話向捐助人彙報學習生活情況。另一方面也編輯了《勸學篇》《品學篇》,將這些資訊一一對捐款人回饋。

趙在和七十大壽那天,有人把平時跟隨趙老下鄉拍攝的捐資助學現場照片拿來,拼成一個一尺見方的「壽」字,掛在正堂。趙在和笑眯眯地坐在「壽」字下向大家說,十七年後,他才決定退休,現在要繼續為孩子奔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