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普斯在里約奧運四百公尺自由式接力,摘下生涯第十九面奧運金牌,他身上暗紅色的拔罐圓圈吸引眾人好奇目光。圖/路透
【本報台北訊】奧運選手瘋拔罐,媒體報導,在奧運會游泳比賽現場中,有多位外國游泳隊員的肩背竟出現拔罐印記。美國游泳名將「飛魚」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也是其中愛好者。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部主任何宗融表示,拔罐的機轉是在皮膚處施負壓,皮膚底下的微血管破裂,身體代謝的廢物就會跑出來,游泳選手身體溼氣很重,透過這種代謝可幫助排溼。
何宗融說,選手拔罐、刮痧要有中醫理論,若隨便亂拔也是無用,且也要對症下藥。如游泳選手溼氣重、橄欖球選手、田徑選手常要晒太陽,體內暑氣重,也可以透過拔罐、刮痧降低中暑風險,但是不建議隨便亂做。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也表示,中醫療法對選手的幫助絕對有效。從西醫角度看,拔罐、刮痧的神經傳導和疼痛的神經傳導不同路線,透過拔罐等療法可以阻斷疼痛感受,幫助選手緩解疼痛。運動員經年累月都會有疼痛跟肌肉問題,當肌肉過於緊繃就會缺氧,拔罐後可以讓肌肉放鬆、重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