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劃下逗號 曹馥年壯遊世界

羅智華 |2016.08.09
3269觀看次
字級
曹馥年勇敢踏出環球之旅的第一步,為自己開啟背包客的第二人生。圖/曹馥年提供
正在跳水的巴布亞企鵝,可愛模樣令人難忘。圖/曹馥年提供
曹馥年在南美洲的馬丘比丘留下難忘回憶。圖/曹馥年提供

文/記者羅智華

許多人心中都曾懷抱環遊世界的大夢,媒體工作者曹馥年就選擇在二十六歲那一年、毅然決然暫時告別工作四年的職場生涯,勇敢踏出環球之旅的第一步,為自己開啟背包客的第二人生,並將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喜怒哀樂書寫成《出發!到世界討生活:人生逗號,一個女生的環球361天》,從媒體工作者成人氣作家,與大家分享她這趟獨一無二的人生旅程。

畢業於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的曹馥年,想從日復一日的工作輪迴中尋求心情出口,找尋人生方向,在二○一四年初向公司提出留職停薪,為自己的環球旅行開啟「GAP YEAR」(壯遊)的序曲、勇敢迎接未知的世界。

她這趟旅程比許多背包客都走得還要遙遠,不僅跨越了東西、南北兩半球,到過美國、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埃及、尼泊爾、印度等地,更探訪了要花數十小時時間才能抵達的格陵蘭與冰島,以及你我可能一輩子都到不了的南極與北極。讀著書,讓人也有種跟著她一起進行環球旅行的奇幻真實感。

心情日記 記錄旅途見聞

不同於一般人旅行是從近到遠,曹馥年環球之旅的前兩站就是前往有「世界的盡頭」之稱的南極與南美洲。花了近四千元美金的費用,曹馥年坐上了破冰船,擠進不到五坪大的三人艙,與來自各地的陌生旅人一同航向世界盡頭,親眼目睹浩瀚壯闊的峽灣、深谷、冰川、火山等地形,近距離與可愛到不行的南極企鵝一起面對面傻笑,以及在醒來的冷冽清晨聆聽著極地動物走過營帳的腳步聲、讚歎大自然的無奇不有。

到了西方文明發源地的歐洲,喜歡認識異國文化與歷史的她,用心領略東西方文化藝術的相互激盪,體驗歐洲人的日常生活節奏,把握機會走訪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等地的知名博物館與文藝建築,看著一幅幅雷諾瓦、莫內等大師的真跡作品,內心感動得久久無法言語。在遙遠國度冰島,幸運的她則在國內班機準備飛往首都的航程上,恰巧經過正在噴發的巴達本加火山,親眼看到難得一見的火紅岩漿冒泡奇景;而在千年古國印度的長途火車上,看見印度民眾的日常百態與文化脈絡。

不只如此,曹馥年更利用等車或搭車等旅途零碎片段,寫下當時的心情日記,而這些文字記錄也成為她後來寫書的最佳初稿,藉此完整呈現當時的心情寫照。

但一個女孩隻身前往陌生國家,即使已經做好事前規畫,也不可能事事順遂。曹馥年說,長途旅行的前半段就已經發生過令她難過不已的偷竊事件,當時她人正在厄瓜多,委託別人看顧背包,沒想到才一會兒時間,上回廁所回來就發現自己的隨身背包遭竊,不僅旅費損失重大,就連存在單眼相機內的前幾段旅程照片也付之烏有,令她又急又氣;前往埃及時遇到騙子,讓旅遊的好心情而受影響。

省吃儉用 只為難得展覽

除此之外,有限的旅費亦常讓她在旅程中得省吃儉用搭夜車、住宿便宜背包客棧,甚至是為了省下昂貴的澳洲餐費,她曾與其他背包客在垃圾桶裡翻找還可食用的麵包,克難的舉動只為了將有限的盤纏拿來參觀難得一見卻票價高昂的藝術展、博物館門票。

「比起旅行,在外頭的某些時刻更像是在世界討生活,旅程途中有難以預期的高低起伏,絕非一路順遂,但對我來說,這都是一輩子一次的人生體驗。」曹馥年說,長程旅行不可能百分百完美,某個部分來說,更像在一個個陌生國度討生活,讓人無法預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但也是旅行令人回味的地方,讓她有機會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人生百態、感受酸甜苦辣的人情冷暖,這樣的回憶比什麼都來得值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