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普度燈 好兄弟不迷路

 |2016.08.06
1086觀看次
字級

【本報金門訊】金門每年農曆七月初一起,許多人家戶門口都會掛一盞普度燈,為「好兄弟」照明引路,見證金門從烽火走向和平的歷程,更形成宗教特色景觀,這項習俗在民國一百年十二月被登錄為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堪稱是金門獨特風俗,不知情的觀光客甚至想買回家當擺設。

三日農曆初一的傍晚,金門人家在門口擺供桌、臉盆、毛巾,準備豐盛的菜餚與祭品拜「老大公」,也在門邊擺上一盞又稱為「七月流火」的「普度燈」,地方耆老表示,金門鬼月習俗是每天傍晚焚香,入夜後就點亮普度燈,持續一整個月,為好兄弟照路好回家,不要在門前逗留。

普度燈上寫有詩經「七月流火」的字句,除了代表農曆七月入秋天氣轉涼的氣候現況,也蘊含先人在七月點火照明一語雙關的智慧。

因為普度燈幾乎是必備的,所以款式很多元,老式的多以木料、鐵片及玻璃製作成四角形燈,燈罩為漆上綠色的鐵製框架,三面有擋風用的玻璃,朝後的背面空著,前面有一個「蔥管」可以插香,玻璃上有彩繪花草及書寫「七月流火」、「闔家平安」等字,造型簡單古樸。

前幾年金門縣文化局製作新式普度燈推廣,採古銅色、閩南建築為造型,內置小燈泡,相當別致,懸掛在老街上,為街景觀光加分,連大陸觀光客都覺得很有氣氛,甚至還有不知情的觀光客想買回家當擺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