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世昌(資深媒體人)
桃園機場管理問題,鬧得紛紛嚷嚷之際,日本的機場委由民間企業經營機制,這個月開跑。
日本的新政策,提供了台灣很好的參考例子,不曉得交通部袞袞諸公,是否有注意到日本機場經營的變化?
日本東北地區仙台機場,本月起委由民間企業經營,創下日本有史以來新例。未來日本陸續還會有其它機場,也將開放民間企業經營管理,機場管理不一定由國家擔綱,成了日本全民共識。
媒體報導都讚揚政府釋放經營權的新措施,認為可以「提高機場魅力」,「活化地方的經濟」,贏得熱烈掌聲。
這個新制機場跑道、重要設施等所有權,還是操之於政府之手,政府開放讓民間企業競標,以一定的代價,交換政府委託的長期經營權。
仙台機場由東急集團所主導的一個企業聯合組織,以二十二億日圓得標,換取長達六十五年的經營權。
這是日本將機場交給民間企業經營的第一號,未來陸續會有高松、福岡及北海道的新千歲機場,都將委由民間經營,連日本第二大都市的大阪關西海上機場,也都要開放給以租賃起家的歐力士集團掌舵。
在此之前,日本地方機場大多數機場跑道,都由政府維修管理,機場旅客與貨物大樓,由地方政府為中心的第三官民集團共同經營。
由於官方色彩濃厚,難免出現官民相互依靠、效率不彰的情況,許多機場負債累累,成了地方政府的大包袱。
「從公轉民」讓機場氣氛一新,所有設施集結成為一體。不像以前像被分裂的個體,各個機關各自管理,難免「我行我素」,現在換成民間企業經營,開創機場一體化經營之路。
以仙台機場作為具體的日本機場改變例子,明顯看出經營者的用心。仙台機場增設了一棟廉價航空專用的大樓,擴充機場巡迴巴士路線,增加商業設施,讓民眾很容易並且舒適使用機場。機場新魅力頓時展現,也受到許多的期待:未來不曉得還會推出什麼新服務。
各航空公司飛機降落機場的使用費,因政府管理,過去都採取統一徵收方式,現在各個機場可自己決定飛機降落的費用,往前跨進一大步。
也因為裁決權大增,仙台機場大膽提出降低飛機降落費用,爭取新航線開設,仙台儼然成了日本東北的大門,大批外國觀光客從這兒蜂擁而入可期,開啟日本東北地區商機。
「由公轉民」的管理模式,將陸續應用到其他公營設施。豐田汽車大本營的愛知縣,最近決定將收費道路經營權釋放,由民間企業接手管理;市內的公民館、動物園等,過去在公家管理下總覺得效益不彰,缺乏創意,未來由民間企業接管,比起坐在衙門辦公桌公務人員的想法,民間的思考就很活潑,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我每次進出桃園或松山機場,總覺得雜亂無章,與外國的機場比起來顯得保守老舊,更遑論遭遇到颱風、大雨侵襲時,桃園機場抗壓性低落,讓人氣餒。
政府做不好的,就開放給民間做吧!即使換了幾位機場的董事長,也於事無補,畢竟這是一個專業團隊的事,不是換個人就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