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統計,台灣學生留學意願低落,二○一四年台灣獲美國留學簽證僅一點四萬人,創二○○五年來新低。
從社會現實面來看,他們覺得書讀得多和就業沒有太大相關,出國讀書又是一筆龐大開銷。如果家長不支持,政府沒有積極鼓勵與獎助學金奧援,加上學成歸國,是否學以致用,有沒有出國留學,變得不重要。
台灣的研究所增加與學術研究水平提升,大學畢業生被老師挽留繼續攻讀,念書時擔任教授的研究、學習助理,畢業後予以大學教職承諾,既可省出國花費,學位拿到後,又無虞就業問題。
想要外國學位,博士後留學,透過學校教授推薦,獲得高額獎學金出國,一舉擁有「雙博士」,用最少學費付出的投資報酬率,在各頂尖國立大學非常普遍。
政府能做的事:擴大公費留學名額,全額獎助,但需回國盡義務;半公費者不需返國任職。將大專院校低利「助學貸款」提升至留學層次,只要有店家擔保,即可放款,償還期限、利息與大專生同。
鼓勵私人企業挹注留學生獎助學金,等同栽培企業人才,政府也給予減稅待遇。招生大一新生時,獎學金設定,應涵蓋保證協助出國完成留學學業。
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