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稻埕布商謝榮桂二十多年來默默資助清寒學生,資助學生人數最多時,曾同時間認助八十位寒生,最初認助的學生,早已進入職場,自力更生。他說,看到家境清寒的學生能完成學業,資助的金額根本不算什麼。他過去有無法升學念書的遺憾,從商後,決心助清寒生一臂之力。
謝榮桂是新竹人,今年七十九歲,初中就讀新竹中學,因為父親反對升學,在親戚遊說下,好不容易才讓父親同意就讀新竹高商。他當年初中同學五十人,有二十二人後來當醫生,恩主公醫院院長陳榮基,就是同班同學。
新竹高商畢業後,他是班上唯一一位沒有考大學的學生,謝榮桂說,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是隔壁班同學,就唯獨他無法升學,自認用功,也還算會念書,卻只有高中學歷。從商後,他下定決心,有朝一日,一定要幫不能念書的學生一把。
謝榮桂自己一人跑來台北大稻埕當學徒,一直到三十幾歲創業從事布料生意。民國八十一年看到報紙上的一小塊文字,寫著「台北市清寒生需要扶助,呼籲善心人士捐助。」他拿起電話打到台北市教育局,隔幾天後寄來二十份清寒學生資料,希望謝榮桂選幾個人認助。
謝榮桂逐一到這些學生就讀的學校拜訪,詳細問需要什麼幫助,最後二十位學生全部認助。後來又陸陸續續增加認助學生,最多時達到八十人,因為能力有限,平時愛打網球的他,在北市大同區體育會號召,邀友人五百元、一千元集資,其他不足的金額謝榮桂一人全部扛起。
當時一起加入認助行列的徐桂英表示,因為謝榮桂號召加入,已超過二十年,每次收到認助學生的來信,就覺得很溫馨,還有學生寫信邀請她參加畢業典禮,信上說要當面謝謝徐阿姨的幫助。
謝榮桂說,從來沒算過捐助多少金額給清寒學生,因為不忍心學生上大學後打工,有些受助學生高中畢業後,他還私下資助他們到大學、研究所畢業,根本算不清。每一封學生寄來的信,他都會回信,甚至連其他認助人沒回的信,也幫忙回。以前沒念書的遺憾,看這些孩子寫信來告知求學進度,這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