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由於追求農產品賣相美觀,美國人扔掉的蔬果幾乎與吃下去的一樣多,使饑餓和貧窮惡化,並對環境造成嚴重傷害。
根據政府數據和數十項訪問編彙而成的資料顯示,美國種植的大量新鮮農產品因為不切實際的美觀標準,被留在田裡任其腐爛,或餵給牲畜吃,或是直接送到掩埋場,形成浪費。
蔬菜經常因為微小的缺陷,被留在倉庫發爛,即使這些缺陷未必影響新鮮度或品質。如果加上零售商的浪費,美國被扔掉的蔬果接近種植的一半。
在北卡羅來納州和佛州中部運送新鮮蔬果的強生說,大家都要完美無瑕的農產品,如果不完美就打回票,農人和中間商就蒙受損失。
政府數據顯示,零售商和消費者每年浪費價值一千六百億美元(約新台幣五點一兆元)的六千萬公噸農產品,約占總量的三分之一。但這還只是「下游」問題,包括生產、包裝、批發在內的「上游」問題也很嚴重。
家族從一九三○年就在加州種植蔬菜的克先曼表示,他種的農作物百分之二十五被扔掉或用來餵牛,有時浪費更多;較深色的白花椰菜、不成V形的葡萄串都沒人要;上個月,他把大批西瓜拿來餵牛。
全球而言,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每年六億公噸食物虛擲,價值一兆美元(約新台幣三十二兆元)。這些食物如果裝在容量二十立方公尺的貨斗,可裝八千萬個,疊起來足以從地球堆到月球。
如果不減少浪費食物,對抗暖化的努力無法成功。專家估計,浪費食物產生的汙染氣體占全球百分之八,比印度或俄羅斯單一國家製造的總量還多。
台灣每年剩食量也很驚人,據衛福部食藥署推估,全國光是便利商店、量販店、超級市場等店家,每年丟棄的過期食品就高達三萬六千公噸;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日前估算,這些食品約價值四十億元,若換算成營養午餐費用,可讓三十四萬名弱勢學童吃一整年。
聯合國農糧組織指出,全球每年浪費的食物足以養活三十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