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的替代役男會在榮民需要幫助時從旁關懷,被稱為「急診暖男團」。圖/鄧桂芬
【本報台北訊】少了暴力,醫院急診室其實可以很溫暖。台北榮總急診部有十名替代役男,專門為高齡單身的榮民服務,協助服藥、清潔、如廁、保管財物等,甚至為他們趕走騙錢的可疑人物,或使勁渾身解數逗榮民笑。役男前陣子自告奮勇,天天推輪椅帶榮民賴爺爺去安寧病房探視養女,直到養女往生為止,窩心行徑,被稱呼為「急診暖男團」。
北榮社工室輔導員李世忠表示,許多高齡榮民沒有家眷,一旦因病送進急診室,經常孤單無人照料。於是院方十年前開始申請替代役男,只要有榮民留院觀察,就會請役男上前關懷,直到榮民出院或轉送病房,溫暖傳統延續至今。
吹氣球畫笑臉 就要榮民開心
李世忠說,役男年齡平均二十五歲,最壯盛時期有四十人,最少不到十人,每天輪值三班照料榮民。院方曾估計,每天急診室約會送進十至二十名榮民,一個月最多逾三百人。因少子化影響,役男人數和工作量呈反比,但他們沒喊辛苦,還會利用手術手套,吹鼓後變小氣球,畫上笑臉逗榮民開心,表現很好。
今年三月,九十四歲獨居榮民賴爺爺倒臥家中被里長發現,送進北榮急診。院方原預計將賴爺爺轉送至員山分院安養,役男發現賴爺爺不斷喊「我想看女兒」,請護理師進院內系統查詢賴爺爺女兒的姓名,發現「女兒」其實是養女,且因罹乳癌末期,住在北榮安寧病房中。
陪老人見女最後一面 好心疼
役男團自告奮勇,每天下午推輪椅帶賴爺爺去看養女,賴爺爺總是握著養女雙手掉淚。一個月後,養女於凌晨過世,役男陳信儒趕著推賴爺爺去見養女最後一面。陳信儒說,這次賴爺爺沒哭,但眼神哀傷令人心疼,不過幸好賴爺爺能和養女相處最後一段時日,他覺得「我們真是做對了」。
役男蔡文聖說,他到北榮急診部服務十個月了,學會如何與長輩相處,讓自己回家後更懂得孝順阿公、阿嬤,例如攙扶他們上下樓、如廁等,爸爸還曾因此誇讚他。
陳信儒說,榮民可能因為寂寞,將他們視為孫子,常在急診待床時「吹噓」自己為國家奉獻的「英雄事蹟」,但對比現在獨老生活,讓人覺得心疼,所以日前自稱公民記者的洪素珠辱罵老榮民時,他們都忿忿不平,「應以關懷取代辱罵,少一點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