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孩子的書屋」的學生,昨天抵達台北舉行記者會分享此行的心得。圖/徐兆玄
書屋的八名學生,在陳俊朗帶領下,一日從台東出發以獨木舟展開環島之旅,創造自己的成功經驗。圖為台東三仙台。
圖/孩子的書屋提供
【本報台北訊】八名原本不喜歡念書的弱勢生,一日由台東「孩子的書屋」帶領,挑戰獨木舟環島六七○公里,創造自己的成功經驗。途中雖遇強颱席捲台東家鄉,仍未半途而廢,划了三分之一路程,昨抵台北。孩子說,從海上看台灣,美得像明信片,此行除讓他們學會永不放棄,也讓他們更愛台灣。
十六年前創辦書屋的陳俊朗說,書屋不但照顧單親、失親、隔代教養,父母重病等弱勢學生,也幫助這群原本學習成就低落的弱勢生,找到生活重心與自信,至今已幫助約三百五十名學生。
3年前訓練 也要學造舟
陳俊朗說,書屋的孩子在學習過程遇到很多挫折,容易自暴自棄,他於是訂下「環島三部曲」,二○○九年首先挑戰單車環島;今年七月獨木舟環島三十天;最後一關將登山穿越中央山脈,讓孩子從陸、海、空親身認識台灣這塊土地,進而提升自信、磨練耐力。
這次共八名國、高中生接受挑戰,包括三女、五男,他們從三年前開始訓練,除要學會穿救生衣游二公里,還要學會操舟、翻船自救,並在海上解決大小便等生理問題,更要克服離岸二公里划船的恐懼;也要學造舟,從製作模型到最後造出可下水的獨木舟,並先到淡水河挑戰成功划行十公里。
一日,八名書屋的國中生、四名海上專業教練、與數名書屋的大人,共十艘獨木舟,從台東富山漁港出發,沿著東海岸向北,平均一天要划一萬次、二十公里。划到最美的清水斷崖時,因尼伯特颱風來襲而被迫延後。
海上看台灣 美如明信片
陳俊朗回憶,當時孩子得知風災重創台東,原本想放棄返鄉,但他堅持不能半途而廢,最後一行人先轉戰宜蘭冬山河練習,再由鼻頭角划到基隆望海巷。之後要先回到東部,從花蓮划到宜蘭,再從台中往南划回台東。
體重上百公斤的台東專校一年級學生張俊揚,原本連游泳都不太會,這次參加獨木舟環島,他說「以後再困難的挑戰都不怕」。而從海上看台灣,美得就像風景明信片,也讓他更愛台灣。
將升國三的陳宜琳,本來不會游泳,但感覺獨木舟環島很帥,且全程穿救生衣,海上及岸上都有教練及老師在旁協助,因此勇敢接受挑戰。她說,第一天出發時,仍覺得暈暈的想吐,一度想放棄,「但若只有我放棄,感覺就像被大家拋棄一樣」,因此堅持到底,後來漸入佳境,反而很享受美景,也對體能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