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門,動不動就會滿身大汗,一定要記得多補充水分。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夏季太陽熱辣,走沒兩步路就滿頭大汗,也代表身體的水分正在流失。不想中暑,醫師朱柏齡提醒,除了切記多喝水,如果出現4種徵兆,也代表身體已經缺水,務必趕緊補充水分。
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身體缺水4徵兆包括:尿液量減少、顏色變深、身體覺得很熱卻又不流汗;呼吸的時候,感到味道怪怪的。他解釋,當身體缺水,口中能殺死細菌的唾液也會減少,因此呼吸時就會出現異味。
此外,「捏皮試驗」也能測試身體是否缺水,朱柏齡說,可捏捏看手背皮膚,正常狀況下,手一放開手背皮膚應該會立即彈回。
如果捏了放開數秒,手背皮膚仍皺縮不彈回,代表身體已嚴重脫水,必須趕快喝水,如果意識還清醒、只是感到疲倦,就應趕緊回家休息,如果持續感到昏沉、不舒服且體溫升高,就應就醫。
朱柏齡提醒,夏季天氣炎熱,戶外工作者休息時間也要有所調整,不僅每小時都應休息、喝水,最好能到有冷氣的地方加速降溫,一旦出現頭暈、全身無力、吃不下飯,就是中暑、熱衰竭徵兆,一定要休息,切勿硬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