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水帶有水果香氛,熱量極低且視覺漂亮,是增加喝水欲望的聰明手段。 圖/潘璿凱提供
【本報台北訊】從水果下手,就能誘騙大腦多喝水。連日高溫應多喝水防中暑,但仍有民眾認為白開水索然無味或有「怪味道」,寧可喝飲料也不喝水,結果愈喝愈胖。營養師表示,人的飲食與視覺及嗅覺相關,不想單喝水,可選擇浸泡水果片,只需浸泡一段時間,就能帶有淡淡水果香氛,熱量極低且視覺漂亮,是增加喝水欲望的聰明手段。
依衛福部國健署建議,一般成人每日飲水建議量,應以每公斤體重三十毫升作為計算,例如七十公斤者,每天至少攝取二千一百毫升的水,若有運動或流汗增加,則應再補充六百至九百毫升不等水量。
但對不愛喝開水的民眾,寧願改喝含糖飲料、茶飲或咖啡代替喝水。中壢天晟醫院營養師潘璿凱表示,水在生理上有其不可取代性,難和其他飲品互相取代,況且含糖飲熱量高又易蛀牙,濃茶喝多會引起腸胃不適,咖啡喝太多則有咖啡因過量風險,「想辦法喝水真的很重要」。
潘選凱建議,可利用夏季盛產的水果,包括芭樂、鳳梨、檸檬、葡萄、荔枝、火龍果等洗淨切片後浸水,另可加入少許香草提味,例如薄荷等,簡單就能做出漂亮好喝且具淡淡香氛的「水果水」,水果和水量則依個人喜好而定。
潘璿凱解釋,視覺美觀雖會影響食欲,味覺及嗅覺仍占很大因素,美國最近研發一款使用水果香氛因子設計的杯子「The Right Cup」,就是利用嗅覺誘導大腦,誤認杯內的開水是水果汁,使不愛開水的人喝下肚,統計發現使用設計杯後,能比一般人多攝取百分之五十的水分。
冰水浸泡 注意衛生
「不過,水果水就夠誘人喝水了。」潘璿凱強調,水果水只是浸泡而非榨汁,熱量和成分與白開水差異不大,一般人均可飲用,且水果水喝完,剩下的水果還能拿來吃,水果的營養不會因此流失,只要不超過每日水果建議攝取量二到三份就好。不過,腎臟病及糖尿病患想喝水果水,仍應事先請教醫師或營養師,避免喝出問題。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提醒,水果片加水雖然好喝、熱量低,但要特別注意衛生,切記用冰水浸泡,沒喝完放冰箱,避免水果水酸敗,盡早喝完。此外,喝水時應分多次喝、慢慢喝、小口喝,就不會覺得肚脹而討厭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