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透納獎得主 分享老屋改造點滴

 |2016.07.06
1209觀看次
字級
Assemble運用工業垃圾打造的OTO咖啡館,位於東倫敦。 圖/宜東文化提供

【本報台北訊】英國一群不滿三十歲年輕人,成功改造十棟比他們年紀還大的老屋,贏得英國藝術界最高榮譽「透納獎」。此一團隊Assemble代表昨訪台,分享他們改造老屋的經驗。

透納獎是英國最具分量的藝術大獎,三十年來首次頒給建築作品,引起藝術界嘩然。對此,評審哈德遜回應「在這個什麼都可能是藝術的時代,為什麼一個城區計畫不能是藝術?」Assemble則說,他們是透過藝術手法,「挖掘被民眾遺忘、卻深具價值的事物。」

Assemble兩位成員Anthony Engi-Meacock與James Binning,昨來台暢談設計點滴。他們此行還將以基隆八六設計公寓為基地舉辦工作坊。

二○一○年,一群大學生驚覺英國竟有四千座廢棄加油站。他們募資二十五萬台幣,邀一百位義工一起動手,利用回收鷹架製作桌椅、以廉價防水布縫製布幕,成功將廢棄加油站改造為臨時電影院。

這個電影院的奇妙之處,在於拉下布幕後,觀眾眼前瞬間成為車水馬龍的大馬路。完成「加油站電影院」後,這群「有魔法」的年輕人正式組成Assemble。

Assemble目前有十五名成員,包含建築師、社會學者與歷史教師等。成員安東尼表示,Assemble沒有領導者、人人平等,透過不斷溝通討論,找出共識進行設計。設計案的共同特色是與業主、居民一起討論、一起動手,「『一起做』遠比『蓋房子』重要。」

為Assemble贏得大獎的利物浦「格蘭比四條街區」,因一場種族暴動淪為廢墟。該地居民不想拆老屋讓當地變成高級住宅,找來Assemble合作。

Assemble邀居民一起動手,善用在地材料與自己施工的優勢,在有限預算下改造十座維多利亞建築。

他們盡量不拆除房子,並在內部種植花草,或從廢墟中撿拾可用資源修補房屋與家具。而這批老屋以保留記憶的方式翻修重生,不但沒被嫌「老舊」,反而吸引許多居民、商店與企業進駐,為當地注入活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