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Try Try 加油!」三個月前誤咬漁網上岸的海龜「Try Try」,經縣府和國立海洋大學團隊照護,恢復正常體能,昨天在眾人的加油聲中,從五結利澤海邊努力爬向大海懷抱,牠是台灣海龜救傷野放紀錄中,第一起混種且即將成熟的母龜,在各國案例很少見。
這隻海龜是是赤蠵龜與玳瑁的混種,四月十日在頭城梗枋外海誤咬漁船拖網,由漁民帶上岸,縣府、羅東林管處委託國立海洋大學教授程一駿團隊照顧,照護團體看牠眼睛凹陷、飢餓,很虛弱,取名為「Try Try」,帶回實驗室照護。
經三個月照養,「Try Try」精神、體力恢復不錯,評估已可野放,昨天上午來到五結利澤海邊,由福智佛教基金會高聲念佛號祝福,「Try Try」來到熟悉的沙灘,在眾人的加油聲中,奮力向前爬,很快消失在浪花之中。
程一駿說,「Try Try」外觀是赤蠵龜,卻有玳瑁臉孔,也有玳瑁背甲鋸齒特徵,是罕見雜交種,除了是台灣發現的第一例,也是亞洲第二個國家發現的混種海龜,研究團隊已將相關資料送美國研究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