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報稅戶「愈來愈老」,反映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圖/胡經周
【本報台北訊】每個家庭每年都要報稅;從歷年報稅資料的分析及比較中,可觀察近年我國社會家庭結構的變遷。財政部統計處比較民國九十年至一○二年綜合所得稅申報情形,發現我國單身、不婚、不生及老化的情形愈來愈嚴重。
統計處表示,依統計顯示我國單身戶比有偶戶多,適婚卻未婚的人口逐年增加;而有偶戶扶養人數愈來愈少,顯示生育率逐年降低。
統計處分析,我國報稅戶愈來愈老,反映人口高齡化現況,顯示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受少子化影響,二十至三十歲的申報戶減少,而這可能也與高等教育普及、年輕人延遲就業等因素有關,使年輕申報戶愈來愈少。
統計處指出,一○二年我國綜所稅結算申報戶數達六百萬戶,較十二年前、九十年的四百九十七萬戶,增加了一百零三萬戶,成長二成多。
「單身家庭愈來愈多」,統計顯示,一○二年單身申報戶達三百一十一萬戶,已超過一半,比十二年前多了四成,也顯示我國單身家庭多於有配偶的家庭。而在三百一十一萬戶單身申報戶中,又以完全沒有扶養親屬的增加最多,比十二年前增加五十五萬戶。
值得注意的是,報稅戶成長二成多,但扶養人數卻逆勢下降。有配偶且扶養二人以上的申報戶,比十二年前減少十一萬戶,占比從二成降至一成四六;有配偶且扶養一至二人的家庭,絕對戶數雖有成長,但因趕不上戶數成長的幅度,占比較十二年前少了百分之二點六。
若按年齡觀察,和十二年前相比,「我國報稅戶愈來愈老」,二十至三十歲的申報戶占比逐年減少,三十一歲以上申報戶占比則逐年遞增。成長最多的是五十一歲至六十歲的報稅戶,比十二年前多了四十七萬戶,成長近九成。
雖然整體報稅戶成長,但一○二年二十至三十歲的申報戶僅剩一百三十萬戶,比十二年前少十六萬戶,衰退約一成一,顯示人口年齡結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