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面臨人才流失荒,仍有外商跨海來台,搶在國內各大專院校畢業前夕直接到校徵才。
圖/邱榆蕙
【本報桃園訊】台灣面臨人才荒,仍有外商紛紛跨海來台,搶在國內各大專院校畢業前夕徵才,硬從新興人才源頭「攔胡」,包括西班牙、日本、馬來西亞等海外企業,其中甚至開出年薪一百七十萬元「搶人」。銘傳大學的徵才會中,有廠商指出,台生很好用,尤其在公司累積年資後,回台再轉派大陸,年薪就高達百萬美元。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林建甫表示,年青學子出國追求夢想是歷練也是趨勢,國內留不住人才主因還是薪水太低、有些待遇比國外差。他說,低薪源頭來自台灣資本市場太小,股票成交量從前年一千億掉至今年八百億,投資環境如此困苦,國內各大企業當然付不出高薪。
外流止血 著重改善環境
林建甫觀察後發現,台灣年輕人仍有著吃苦耐勞、創新、創業、努力工作,甚至願意「頂著月光做事」等優點,要讓這些新興人才不外流,根本解決之道政府要提出改革方案,活絡資本市場、改善投資環境,並修改阻礙創新、創意的法規。
馬來西亞商業及工業協會理事長拿督劉康捷指出,近年對台生求才若渴,今年銘傳大學辦理的第三屆馬企在台徵才博覽會首度對台生開放,現場三十間廠商、四百多個職缺,超過兩百位馬僑生及二十位台生送出履歷,台生又以應徵高科技及學校老師居多。
擁瑞集團董事總經理特助黃靜雯提到,公司喜歡通才,台生的優點是能觸類旁通、什麼都會一點,工作態度認真,假日也願意上班,令他們印象很好。
人才供需 取決經濟發展
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公司董事長葉鈞耀表示,「企業靠人才打拚」,該公司爭取新鮮人加入企業,除了夜勤獎金、當班獎金、夜間點心等福利,提供新人進入職場後基礎訓練,同時與北科大、開南大學、修平科大多所大學產學合作。
開南大學校長林俊彥指出,國內要留住人才是機制、待遇問題,學生如果覺得適合才留下,台灣企業留才必須重視待遇、福利。如今產學落差存在,關鍵在企業,如果經濟發展好,企業需求人才,會做職前訓練,反之不會訓練,「人才供給需求取決在經濟發展」。
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四年級吳姓學生表示,希望可以外派至馬來西亞,因為待遇通常會高出五千到一萬,加上華語通行、氣候環境雷同都是吸引他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