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廣州市內的六榕寺是廣州著名的歷史文物景點。該寺始建於西元五三七年的南朝,寺內有一塔叫「六榕花塔」,塔高五七‧六米,外觀八角九級共十七層,氣勢雄偉為廣州所有古塔之最。
六榕寺先前叫「淨慧寺」,六榕花塔叫「千佛塔」。說起這件事就牽出了六榕寺與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淵源。
六榕寺剛建成時,叫「寶莊嚴寺」,六榕花塔叫「舍利塔」,曾幾度被毀。
到西元一○九七年,南海人林修重建,並改寺名為「淨慧寺」,改舍利塔為「千佛塔」,當時,大文豪蘇東坡被貶海南,六榕寺竣工之時,蘇東坡正好遇赦獲准北上,途經廣州,廣州安撫程懷利在淨慧寺設宴為他洗塵。宴後上佛塔賞景,他看到塔邊種有六棵大榕樹,樹影婆娑,枝繁葉茂,濃蔭如蓋,一片勃勃生機,聯想自己獲赦回鄉,又可大展抱負,不覺笑逐顏開。寺中方丈見他高興,便請他為寺中題塊匾額,東坡欣然應允,提筆凝神,寫下「六榕」二字。
雖寥寥兩字,卻骨勁氣昂,厚實莊重,雍容大氣,一派蘇式風骨。寺中方丈手捧匾額,大喜過望,如獲至寶,吩咐將這一匾額懸掛山門,並刻於石上。此後歷代住持對東坡所書「六榕」兩字推崇備至。到明朝成祖永樂九年,乾脆改寺名為六榕寺,改千佛塔為六榕花塔,六榕寺因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