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小人國 意外之禮 石在有趣

文/林善傳 |2016.06.12
1742觀看次
字級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文與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憶往事 為生活

汪家來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台北天橋下與園藝師傅學習景觀盆栽製作;在一個平淡的盆栽中,只要加上一些小巧的石頭黏製成風景或人物的景致,盆栽的價格就有不同的翻新。

剛開始跟著師傅學習時,大多先以模仿作品為主,在不斷的模擬中,久而久之經過時間不斷的粹練,巧思便自然而生;每當下手作品前,汪家來總會先思維好構圖及呈現方式,而在選澤底石的角度,也要先考量是以全方位的方式做結構,或用單一方向做呈現,而使用的材料也是影響作品的重要關鍵,一切就序後,再耐心地一步一步將作品拼黏起來。

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花蓮,因家庭及工作忙碌也就無暇再去做那些石上景觀盆栽。一年多前,隨手將朋友不要的石頭放在車上,卻被家中好奇的小狗咬出來玩耍,又勾起曾經在台北與石頭為伴的歲月。

為創作 觀生活

「一石一世界」,從平時學習觀察市井小民的生活,多采多姿的小人物生活動態,如市集裡的買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談話等,都成為創作的元素,再思考用什麼素材來呈現「石上風光」的生活景像;從此當中也訓練自己,在生活中隨時構思素材的運用及收集。

如:落葉、枯葉的脈桿、樹枝、動物的毛羽、衛生紙等信手拈來都是可用之材。像在製作農夫手上拿的鋤頭,是取材於竹掃把上的細竹;樵夫挑在肩上的木柴,就運用了田間的稻草綑綁而成。因為製作各種景致的物件都很小,因此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採集和雕琢。

而對於人物動作的揣摩那就需更加著意,如挑水的動作,要有高低差,才能顯出整體畫面的趣味性及生動感,所有舉止動作都要合乎人體功學原理;在製作人物典範中,一舉手一投足都呈現出不同人物象徵,如頭一仰便有著詩人吟詩的韻味,平視前方更有邁步走路的感覺,向下低頭就有著工人奮力工作的情境,或是成為下棋的人兒;除此更能塑造各種大小、高矮、胖瘦人等,期中的趣味更讓汪家來愛不釋手了。

對於石頭打哪兒來?汪家來表示,從不刻意去撿拾,總在隨意之中順手隨緣地撿起路上的石頭,或著是在工地、或在園藝中,或被碾碎的礫石等,都可以成為創作的素材,從不刻意到海邊或山邊去撿拾,因此也不至於造成大自然不平衡的情形。

汪家來很熱愛園藝工作,總能為垂死的樹實施CPR,細心照顧將它救活,然後再為它量身訂做一幅石上風光,使其增添樹與石之間的禪風意境,從此起死回生的盆栽樹可就煥然一新了,這是因為汪家來用不同的內心世界構圖,將生冷堅硬的石頭,幻化成禪風意境活潑景致,也讓它的生活跟著生生不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