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小人國 意外之禮 石在有趣 文/林善傳 |2016.06.12 語音朗讀 17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文與圖/林善傳 一般人送禮,不是送生活必需品,要不就是保健用品,一日卻在無意間收到友人轉來的一份「石上禮物」,是樂在園藝生活的汪家來親自製作的「石上景觀」,精巧又具禪風的人物世界,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憶往事 為生活 汪家來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台北天橋下與園藝師傅學習景觀盆栽製作;在一個平淡的盆栽中,只要加上一些小巧的石頭黏製成風景或人物的景致,盆栽的價格就有不同的翻新。 剛開始跟著師傅學習時,大多先以模仿作品為主,在不斷的模擬中,久而久之經過時間不斷的粹練,巧思便自然而生;每當下手作品前,汪家來總會先思維好構圖及呈現方式,而在選澤底石的角度,也要先考量是以全方位的方式做結構,或用單一方向做呈現,而使用的材料也是影響作品的重要關鍵,一切就序後,再耐心地一步一步將作品拼黏起來。 工作一段時間後回到花蓮,因家庭及工作忙碌也就無暇再去做那些石上景觀盆栽。一年多前,隨手將朋友不要的石頭放在車上,卻被家中好奇的小狗咬出來玩耍,又勾起曾經在台北與石頭為伴的歲月。 為創作 觀生活 「一石一世界」,從平時學習觀察市井小民的生活,多采多姿的小人物生活動態,如市集裡的買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談話等,都成為創作的元素,再思考用什麼素材來呈現「石上風光」的生活景像;從此當中也訓練自己,在生活中隨時構思素材的運用及收集。 如:落葉、枯葉的脈桿、樹枝、動物的毛羽、衛生紙等信手拈來都是可用之材。像在製作農夫手上拿的鋤頭,是取材於竹掃把上的細竹;樵夫挑在肩上的木柴,就運用了田間的稻草綑綁而成。因為製作各種景致的物件都很小,因此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採集和雕琢。 而對於人物動作的揣摩那就需更加著意,如挑水的動作,要有高低差,才能顯出整體畫面的趣味性及生動感,所有舉止動作都要合乎人體功學原理;在製作人物典範中,一舉手一投足都呈現出不同人物象徵,如頭一仰便有著詩人吟詩的韻味,平視前方更有邁步走路的感覺,向下低頭就有著工人奮力工作的情境,或是成為下棋的人兒;除此更能塑造各種大小、高矮、胖瘦人等,期中的趣味更讓汪家來愛不釋手了。 對於石頭打哪兒來?汪家來表示,從不刻意去撿拾,總在隨意之中順手隨緣地撿起路上的石頭,或著是在工地、或在園藝中,或被碾碎的礫石等,都可以成為創作的素材,從不刻意到海邊或山邊去撿拾,因此也不至於造成大自然不平衡的情形。 汪家來很熱愛園藝工作,總能為垂死的樹實施CPR,細心照顧將它救活,然後再為它量身訂做一幅石上風光,使其增添樹與石之間的禪風意境,從此起死回生的盆栽樹可就煥然一新了,這是因為汪家來用不同的內心世界構圖,將生冷堅硬的石頭,幻化成禪風意境活潑景致,也讓它的生活跟著生生不息。 前一篇文章 宣傳單變身面紙盒 下一篇文章 山林何言哉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如是說2025.07.0207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08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09【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10【詩】覺有情2025.07.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與植物對話】心田播種 植栽教我的事【綠手指筆記】療癒系養蘭記【藝象空間】襲園美術館 靜待成景的植栽美學【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蒔花物語】小胖葉養成術 打造多肉健康生態圈 作者其他文章原民美食 月光~福田 HA!HA!金鈕扣藥洗 天然ㄟ最好【手作的溫度】 廖芳英 的布藝推繡畫 讓布紋在手指間成為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