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叔青完成佛法小說《度越》後,真的封筆了。圖/陳宛茜
【本報台北訊】國家文藝獎得主施叔青,封筆六年後重出江湖,推出小說新作《度越》。宣告封筆又提筆,她笑說這不是「毀約」,而是「還願」,償還多年前允諾聖嚴法師「為佛法寫小說」的心願。
十七歲立志寫小說,施叔青六年前完成「台灣三部曲」,感歎「可以交差了,頭髮都白了」,宣布封筆。但她筆耕半世紀,寫作已成習慣,「很慌,靜不下來。」休息三年,她老覺「心中有東西」,想起多年前答應聖嚴法師寫佛法小說,「這些沒寫出來的,應該就是我的修行。」
施叔青旅居香港時寫下「香港三部曲」,文筆華麗繁複。六四事件改變了「耽於逸樂」的她,她學禪學佛,開始用淡筆描繪人生。她把追尋佛法的經歷轉化成小說,並加入東晉佛教中國化的真實歷史,寫成華文文學史上少見的佛法小說。
「小說在寫我,寫小說的我,我疑心也許並不是真正的我。那麼,我是什麼?」施叔青說,寫小說和修行很像,都是「把自己關起來,自己面對自己。」
從佛法來說,寫小說是一種慾望、也是一種「知識障」,綁縛施叔青多年。當她在《度越》中,描繪女主角藉佛法去除慾望的過程,彷彿也是用筆去除自己被文字綁縛的愛恨嗔痴。
她表示,完成《度越》後,和文字間的俗緣已了,「這一次,我是真的封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