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蘇菲(Sophie de Oliveira Barata)是一名義肢設計師,在英國倫敦東部開了一家工作室,為有需要的身障者填補殘缺。從入行開始,她就一直探索著如何做出富有美感、真實,且符合身障者身心理需求的義肢。
蘇菲喜歡與顧客聊天,從談話中感知顧客內心深處的訴求,為他們製作最契合的義肢模型。八年的經驗累積,蘇菲雖然能將義肢做得極為逼真,但義肢終究是義肢,難以填補身障者內心空虛。顧客對成品要求得愈逼真,內心愈敏感;因此仿真的背後其實是無力回天的遺憾,無論如何,它們都無法真正屬於身體、擁有溫度。
蘇菲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思考義肢的意義。直到她遇到一個叫做Polyanna Hope的小女孩,讓蘇菲對義肢的存在意義徹底改觀。Polyanna在兩歲時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右腿,從此成為蘇菲仿真義肢的常客,Polyanna七歲時,開始向蘇菲表達自己的想法,Polyanna希望自己的腿與眾不同,充滿卡通和色彩。
女孩的小小願望,讓蘇菲萌生想要將之付諸實現的念頭,她理解到:義肢不只是彌補身體的缺陷,必須成為肢體的延伸,還要是身體與科技藝術的結合。」於是蘇菲展開她的「另類肢體計畫」。
琦拉(Kiera Roche)在成為蘇菲的顧客前,義肢對她來只是自卑且沉重的負擔;蘇菲為她設計一款融入陶瓷畫元素的瓷製義肢,讓琦拉擺脫複雜過重的零件、找回自信。
蘇菲還用3D列印技術幫一位在阿富汗戰爭中失去左腿的退伍軍人萊恩(Ryan Seary)做一隻超擬真義肢,她以機械化的腿部肌理結構和「有血有肉」的腳部設計相結合,讓義肢以假亂真。
舒適有質感
客戶重拾自信
除了幫身障者設計義肢,蘇菲還熱中高科技與義肢的可能性;她曾為日本遊戲公司「科樂美」(Konami)做線上廣告,體驗3D列印的未來版生化手臂,配備鐳射、手電筒、充電USB插槽、手錶,甚至附帶一架可遙控無人機。
雖然蘇菲總是有新點子,但她認為這些作品都不盡完美,因為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故每件作品具有的特點也不同,無法定義是否完美,畢竟「合適」才是最珍貴的;但蘇菲也認為舒適、靈活、美觀並不矛盾,她的工作就是在作品中找到平衡點,另類義肢計畫才有意義,不至於虛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