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 夜探墾丁潮間帶

文與圖/毅毅 |2016.06.05
4297觀看次
字級
棘皮動物 海膽,海星、陽燧足、海參。 圖/毅毅
大型藻類 網胰藻、石蓴、囊藻、團扇藻、仙掌藻、馬尾藻 圖/毅毅
軟體動物 寶螺、金環保羅、海兔1、海兔2、芋螺、鶉螺 圖/毅毅
節肢動物 槍蝦、棘軸蝦、綿羊蝦、蜜蜂蝦 圖/毅毅

文與圖/毅毅

國境之南的墾丁因為高溫的關係,整體生態的代謝更加旺盛。潮間帶正在舉行一場場嘉年華會,夜晚的潮間帶熱鬧非凡,可說是墾丁的另類「夜生活」。

潮汐與潮間帶

探訪潮間帶,首先必須先了解何謂潮間帶。潮間帶與潮汐有絕對關係,潮汐落差的高度決定潮間帶的範圍,所以兩者必須一起討論。潮汐的成因為太陽及月球對於地球的引力,當月球在正上方(0度)或是地球正背面時(180度)為每天的滿潮,反之為乾潮(90度及270度),基本上每天有兩次的漲退潮(依地形,也有每天一漲退的情形)。

潮間帶的定義為當漲潮至最高時,此水平線為高潮線,退潮至最低時此水平線為低潮線。這兩條線分為三個區域,高潮線以上為高潮帶(飛沫帶),高潮線及低潮線之間為潮間帶,低潮線以下為潮下帶。

探索潮間時,一定要先查詢潮汐時間,最佳的時間為乾潮前兩小時,隨著潮水往下退,可以漸進式的觀察剛露出水面的區域,增加特殊生物的發現機會。

熱鬧的潮間帶

潮間帶為陸地及海洋生態系的過渡區域,環境條件變化大,像是每天的漲退潮,使潮間帶生物必須衍生出抗旱的能力,還有淡海水的交互衝擊,形成廣鹽度的特性,直射的陽光及瞬間的暴雨,還有白天晚上所造成的溫差,都是這個區域的生物需要調解適應的。

因為許多因素的影響,使得潮間帶生物歧異度較大,形成百家爭鳴的情形。讓我們一探夜晚的潮間帶(因為潮間帶許多動物皆為夜行性,所以夜間觀察收穫較多),此次介紹的生物為今年三、四月間,筆者至潮間帶實地記錄的物種。

棘皮動物

陸地上並無棘皮動物,依現在所發現的棘皮動物皆生活於海洋,溫帶淺海中最多, 體形成放射性對稱,體壁上布滿骨片或骨針等棘狀突起,另有一根腸子通到底的簡單消化系統。

棘皮動物相當的害羞,移動的速度慢到難以發覺,總是靜靜的趴在那,伸出觸鬚探索周遭的環境,所以當遇到海膽,海星、陽燧足、海參等棘皮動物時,請盡量不要碰觸牠們。

藻類育養潮間帶

四月底前,墾丁海域水溫大約維持在攝氏25~28度,還不到藻類死亡的溫度(註❶)。一個生態系中生產者最為重要,宏觀來說,生產者吸收太陽光供應能量,將生命力注入整個生態系,所以生產者能影響整個生態系的生物量及歧異度,而在潮間帶,大型藻類就扮演這種角色。

藻類在分類上為原生生物界,並非植物,不具維管束(藻類是以擴散作用運輸養分),不開花結果,沒有真正的根莖葉。

潮間帶的藻類以自身奉獻給初級消費者。軟體動物吃它,節肢動物也會吃它,甚至有些魚類也以藻類為食,藻類是潮間帶的母親,餵養了整個潮間帶生態系。

軟體動物悠然行

潮間帶的軟體動物大部分為初級消費者,主要食用藻類。當然也有肉食性的次級消費者(章魚),但數量較少。軟體動物為地球上數量第二多的動物,身體柔軟不分節,由外套膜所包覆,外套膜可以分泌物質形成硬殼來保護身體,所以潮間帶上貝殼皆為軟體動物所產生。

行動緩慢的軟體動物,顯得特別的悠然,讓匆忙的時間慢了下來,平常生活所累積的情緒似乎能藉著軟體動物而帶走,軟體動物的氣質感染了整個潮間帶。

節肢動物夜未眠

節肢動物數量相當的多,屬動物界物種數最多的一門,身體表面由幾丁質組成外骨骼,身體兩側對稱分節,昆蟲、蜘蛛皆是屬於節肢動物門的一分子。在潮間帶的節肢動物大部分屬於甲殼類。例如數量眾多的寄居蟹,寄居蟹又分為淡水的陸蟹及海水的海水蟹,陸蟹比起海蟹顏色顯得黯淡單調些。

海蟹色彩繽紛,殼上常有美麗的海葵寄生,增添不少視覺元素,美麗程度不亞於珊瑚礁魚類。會發射壓力彈的槍蝦,在安靜的夜晚潮間帶,聲音特別的響亮(註❷)。可愛的綿羊蝦及蜜蜂蝦,害羞躲在洞裡的棘軸蝦,節肢動物讓整個潮間帶活潑起來。

註❶:

台灣大型藻類多在冬天生長,夏天水溫過高,藻類怕熱數量減少,生物歧異度會因藻類減少而大幅降低,所以3-4月,冬夏交接的潮間帶,擁有適合的水溫,大量的藻類。初春,又逢動物生殖季節,有足夠食物的春天潮間帶,生物量及歧異度高。5月開始水溫升高至30℃,大型藻類死亡造成食物缺乏,潮間帶生物量降低。

註❷:

槍蝦會以特化出的巨螯,快速夾起產生水壓,發射水流,捕食食物及禦敵。產生水壓的瞬間,會發出巨大得聲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