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巷裡的幽光 上

文╱方秋停 圖╱羅世煌 |2016.06.01
1532觀看次
字級
走進祭典的迷宮 圖╱羅世煌
八幡山祭壇 圖╱羅世煌
淨妙山館內 圖╱羅世煌
銘酒紅燈籠醺亮一邊 圖╱羅世煌

文╱方秋停

神鬼混雜,虔誠與恐懼,原來只隔一線……

神鬼交鋒,走進祭典迷宮

停留日本的三天連續陰雨綿綿,心情因雨潮溼,今晚還會一樣嗎?

自京都地鐵烏丸站走出,抬頭只見天空一片淨朗,月芽露出,讓人不禁歡喜感激。眼前的夜平靜異常,祇園祭開始已近半月,我方得往赴這場盛會。懷著好奇走往神靈棲止巷路,只見燈籠燃亮,如引路幡般被舉半空或被串掛成牆。火光於燈籠內熒閃,白紙透出暈黃,似冷月分身、也像星之倒影;紅燈籠耀眼,紙上字跡、圖案被顯出,淒迷、玄祕多過於喜氣。

走進這陳列祭典的迷宮,感覺神鬼四處交鋒,地上靈性恣意流動,天上雲似留空隙,靈魂藏匿其中。一長條黃麻布繫綁電纜如飛瀑撒落,街道靜寂,喧鬧的是神靈及關於神鬼、福氣與災祟拉扯的想像。燈籠為驅走黑暗的熒光,每盞晾掛一個表情,記憶裡有多盞燈燃亮卑微心願、照出匿藏角落的驚恐,愈昏暗的角落光采愈複雜。

童年怕黑,膽怯性情需要光亮,提一盞燈,於風中尋覓光明前路,更多時候總撞著陰暗的想像。燈籠為通靈之眼,竹籤拱起彎弧棉紙敷貼上面,白燈籠收集悲淒,將哭聲半懸吊著;紅燈籠張掛喜氣,腹內明滅各種辛苦劫難。幽微亮光引發多種恐慌,張眼似見黑影浮動,閉眼則覺魑魅張牙舞爪。猶記之前姑媽家的大廳供奉諸多神明──紅臉、青面,黑白頭顱,凸眼獠牙……自眼入心烙印出各種驚恐畫面。歲月如河,其間伴隨光影及晦暗的沉積,夜濃黑,幢幢鬼影出沒,我孱弱的意識屢被欺壓,夜裡常蒙被屏息不敢放鬆,隱約聞見魂的移行與嘆息。

日人相信萬物有靈,尤其夏天最活躍。靈飛天上或於巷路彎轉處留連,人與靈共生並相接替,門牆對著小窗扉,廟前燈籠高掛,整排紅豔熒亮精靈之眼。路向前延伸,燈籠由光點變成氤氳色塊……

童年燈籠總提於元宵夜裡,紙糊或塑膠罩圈著燃燒中的火苗,風傾斜火光搖搖晃晃,小朋友的喳呼笑鬧迴繞耳畔。人手上一盞亮光,木棒懸掛著鐵絲,纖小燭芯燃出細長燄火。手上提著燈,心底好是光亮喜樂,輕舉向前,照出路邊眠夢的小花,往旁傾斜,清楚了蟲的低語。萬籟有聲,燈火照明點亮了好奇,提燈節日最是教人歡喜。而雖小心翼翼,風不經意便來擾亂,火光舔舐紙面,灼痕外擴,低頭只見燈籠燒了起來,引燃記憶裡的一場悲慘火災!之後見著燈籠心便焦急,怕火燒也怕它於風中熄滅。

印象裡的燈籠多掛廟前,提示神鬼於此交鋒,廟神威嚴惡靈活躍,燈籠掛滿庭前,多少火光便有多少明暗對抗聯想。

黑夜璀璨,點亮信仰燈籠

四條通及烏丸通禁行車輛,成為步行者天堂。和服踩著木屐走過,束髮女子臉上妝彩似該白濃些。會館供奉隔日便將出巡的神祇,山鉾似陸上之舟,也像暫時棲止的木房。

山鉾棲停巷弄,斂藏籠裡的幽光透亮至另外時空,三月鳶飛草長、六月荷及秋冬的寒暖盡在其中。人心及見不著的前方皆有一盞燈,照明憧憬以及深藏的擔憂。

一座山鉾為一處信仰中心,弦月如撕紙浮貼湛藍天空,役行者山會館裡掛著紅色龍袍,鈴鹿山鉾設於商店街。黑土山燈前豎了把傘,鉾頂櫻花如瀑,流光及想像魂魄自花間瀉落。紅燈籠領頭,御神燈字樣接以風扇般的圖案。燈串如魚黑夜似濤,走進室內,織錦屏風圍著四面牆,精瘦老人蠟像兩手合抱著灰色古裝,臉瞧望頂上透亮的玻璃窗。天井垂掛葵葉,白髮父老侃侃述說著祖傳故事。

穿行巷弄,彷遊走各大門派間,古裝與現代交織,寧靜、紛鬧相互掩映。

淨妙山館內供奉一來法師,如意掛出、弓箭斜放,長矛刺出神器舞劍,禦魔衛士瞠詫神情,目眥欲裂,微彎身體似將飛起。啊,那惡靈暴動時期,善惡奮戰,街巷、雲天如何熾烈擾攘。

八幡山祭壇藏於巷底,長劍供奉正廳,如意結裝飾一旁,白蠟燭一根根立於祭壇跟前,火光一圈圈搖晃出層次──良善與凶煞對峙,蠟油滴淌然後凝結為靈的足跡。女孩清亮叫賣聲迴盪不絕,青澀稚氣卻無比賣力,森嚴肅穆氛圍頓時活潑並帶些許歡樂,那純稚神情將於神靈護持中逐漸亭亭玉立、繼續傳承詠嘆生命。

生亡輪唱不已,月桂冠酒堆疊於北觀音山,迴廊通往山鉾頂層,橘色燈籠點亮夜的空隙。光暈推轉陰陽交界,男孩穿著深藍色印花和服,橫笛嗚嗚吹奏出幽靈聲響,音符吹發,時光摺痕被拉扯,靈動想像造成影響,便成代代相傳的信仰。

展覽廳內掛有刺繡,屏風上有水流和松樹,白鶴側身、公雞散垂彩尾,樸素與華彩交織。登堂入室然後走出,古樸迴廊裡有風景走動。

笛音滯停半空,復乘眾人圍觀眼神四處行走,女孩歌聲傳響,火光仆倒後被不明力量拉起,燄火中有一圈圈青紅界線。

燈籠映出風扇與轉動花瓣、鯉山字跡被寫出。橋辨慶山會館裡黑面武士與女俠並列,鎮妖神情欲撲飛出來。大型船鉾棲停陸上,簷下兩排燈籠發出陰柔光彩,銘酒紅燈籠醺亮一邊。夜色迷離,空中融著酒香,多少罪孽歡飲於光陰廊道中跌跌撞撞,鬼是醉過之人、抑或人是貪喝的鬼?

(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